□ 文峰 石寂
公元一九四九年,农历己丑年。历书上说:牛转新机,牛气冲天。这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早。你看那二月的春风,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它裁出了洞庭湖畔的万株绿杨柳,它裁出了岳阳楼前的千朵红杜鹃,它更裁出一幅古城巴陵绚丽多彩的崭新画图……
一
最是人间四月天,本该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季节。可这年的岳阳却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从武汉溃败的白崇禧部队,沿粤汉铁路而下,岳阳驻扎的军事机关有50多个,过境者如过江之鲫。败军大肆抢劫,民众苦不堪言。
天理昭昭,善恶到头终有报。人们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在岳阳城关下观音阁的济康药店对门,有一间低矮陈旧的小屋,这就是中共岳阳地下党组织主要领导人周岳森的家。
1949年4月10日是星期天,在这里举行了追悼南京“四·一”惨案死难学生游行集会的预备会议。
周岳森主持了这次会议。他对这次游行集会,作了精心的擘画,连标语、口号、横幅、发言人讲稿、游行路线,都有周密的布置和安排。对他的卓越组织能力,与会代表无不点头称赞。
这一年,周岳森刚满27周岁。
周郎年少,风华正茂。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如今他提灯引路,带领他的学生们去沧海搏浪,担当起时代的使命。
早在1946年他在中山大学读书时,那年圣诞节,北京发生了美国士兵侮辱中国女大学生事件。抗议的浪潮席卷全国。
周岳森拍案而起,与进步同学一道,组织了中山大学的游行示威活动。
当中山大学的游行队伍快要到达沙面的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时,队伍就被军警冲散。如不赶紧聚合,就会功亏一篑。
在这关键时刻,周岳森跳上路边的柜台,大声疾呼:“同学们,我有一位六十岁的老母,还有一个刚满三个月的婴儿,我还是家里的独苗,我都不怕死,你们还怕死吗?同学们,不怕死的跟我冲啊!”
周岳森一声呐喊,如一声惊雷,震撼人心!
顿时,游行队伍山呼海啸般汹涌向前,冲进了领事馆,迫使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郭泰祺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抗议信。
周岳森的这一壮举,在中山大学的校史上熠熠生辉。
这时,岳郡联师的一位女同学,走到周岳森的前面,恭恭敬敬地鞠了躬说:“周先生,我有幸参加这次游行集会,决不后退,决不贪生怕死!但如有不测,就把我头上这枚蝴蝶发夹送交给我的父母,给他们留个念想。谢谢您了!”
说罢,她从秀发上摘下蝴蝶发夹,用手绢包好,递给周岳森。
周岳森见到此情此景,非常激动地说:“我等你胜利归来,一定亲手给你别上这枚蝴蝶发夹。”
这一席感人肺腑的话语,是他们之间的生死承诺。
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
那是雨吗?
不,那是1949年4月13日岳阳师生们的泪!
暮春时节,春意阑珊,霪雨霏霏。天刚微明,歌声、口号声此起彼落,响彻了整个岳阳城。
蒙蒙细雨中,岳阳省立第十一中学、岳郡联中、岳郡联师、岳阳县中、私立贞信女中和私立湖滨中学的800多名师生,如同奔腾的怒潮,从四面八方向岳阳楼涌来。
顿时,岳阳楼前的地坪里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拉着“沉痛追悼四一惨案死难烈士”的横幅,两边悬挂着长副挽联:
南京四一惨案血染街头悲满地,
学生英勇无畏为国为民请愿行。
台子四周缀满了一朵朵白花,寄托着人们的哀思。主持人慷慨激昂的话语,更是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让人怒火满腔,热血沸腾,高唱起《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游行队伍沿着洞庭路、吊桥街向市区进发。
一路上,八百人的队伍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走到南正街时,两边繁华的店铺前,挤满了围观民众,呐喊助威。参加游行的师生们更加群情激愤,斗志昂扬。
在岳郡联师的队伍里,邓满姑精神抖擞,毫不畏惧,领着同学们高呼口号,一路前行。她夹惯了蝴蝶发夹的头发,今天扎成了一把马尾辫,头上插着一朵白花,红扑扑的脸庞,更显得清秀可人,充满青春的活力。
当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高呼口号,从南正街拐入竹荫街,进入梅溪桥时,突然窜出一群手持木棒的白崇禧部队的散兵游勇,他们不问青红皂白,对着赤手空拳的师生,劈头盖脸打来。
一桩血雨腥风的惨案,一场野蛮无耻的暴行,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在我们古老文明的巴丘大地,发生在我们共和国诞生的前夕。
贞信女中的邓文姗校长,这个文质彬彬瘦弱的女人,当她看到自己的学生被殴打时,她就像一头猛狮,奋不顾身地扑了过去,大声吼道:“你敢打我的学生,我就跟你拼命!”说罢,她把学生夺过来,紧紧抱在自己的怀里,可她的背上不知挨了多少无情的棍棒……
岳阳“四一三”血案,在全省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长沙学生数千人,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声援岳阳学生。
周岳森和他的战友们,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组织领导了这场学生运动,它有力地团结了岳阳社会各阶层人士,鼓舞了广大民众对胜利的信心。虽然这仅仅是为岳阳争取和平解放的一个序幕,但这是多么威武悲壮的序幕啊!
三
五月的洞庭湖,波涛汹涌。湘资沅澧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直下长江。
周岳森和吴晓霞忙中偷闲,来到岳阳楼上,他俩手抚石栏,举目眺望,心情格外激动。
几天前,中共岳阳总支委员会成立,党员共有38人,周岳森任副书记,吴晓霞任委员。这是党组织对他们的高度信任,在这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任务也更加艰巨,形势也更加严峻,他们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疏忽,否则会给革命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当时,周岳森的公开身份是岳阳县康王乡小学的老师。他频繁往来于城乡之间,引起了国民党警特机关的注意。幸亏他的表姐夫彭启先生担任岳阳县城关镇的镇长,在彭先生的周旋之下,多次化险为夷。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目前,党的工作正处在最关键的时刻,城里需要他亲自坐镇指挥。
怎么办呢?
所以,吴晓霞特意找到周岳森来商量这件事,其实吴晓霞心中早有腹稿。
吴晓霞说:“岳森啊,弟媳吴振华去世快三年了,你就没考虑过续弦再娶的事吗?”
周岳森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振华走得太早了!你看我上有六十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不满三岁的小姑娘,哪个肯上门哟!再说当前工作这么繁重,哪有心思考虑个人问题啊!我每次来到这里,就情不自禁地朗诵起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名言来。900多年前的范老先生都有这样的情怀,今天的我们共产党人,就更应该有这样的胸襟和抱负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吴晓霞紧紧握住周岳森的双手,深情地说:“我理解你!”
吴晓霞将周岳森带到三醉亭上,见四下无人,便说:“为了工作需要,经大家商量,是不是先给你找个掩护太太?”
周岳森听罢哈哈大笑道:“肯定是你出的这个馊主意!”
所谓“掩护太太”,就是当年我党地下工作者假结婚的代名词。
吴晓霞听到周岳森开朗的笑声,知道他是同意了。便对他说: “组织上经过反复物色研究,认为岳郡联师的邓满姑比较合适,尤其是在这次与反动派的斗争中,她表现非常出色。”
周岳森说:“事情太巧了,她那天给我留下了一枚蝴蝶发夹,正好物归原主!”
四
端午节临近,岳阳恢复了短暂的宁静。人们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家家户户的门楣上挂着菖蒲艾叶,厨房的炉锅里煮着粽子,盘子里装着盐蛋、松花蛋。味腴酒家刚出笼的大肉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买包子时,店家都用新鲜荷叶包着,闻着就让人馋得直流口水。
一大清早,有人敲着木梆,走街串巷,唱歌似地喊着:“热啊!洋糖发糕呀!”
最热闹的地方还数南正街,几个报童挥着报纸,在大声喊着:号外!号外!中山大学才子周岳森和岳郡联师才女邓满姑喜结良缘,将在端午节举行盛大婚宴!
喜讯一下子风传开来。许多亲朋好友奔走相告,他们都到下观音阁周家来祝贺,把老母亲笑得合不上嘴。
为了避开敌特的干扰,婚礼选择在周岳森的岳父吴老先生店内举行。
吴老先生的楼房上下两层,位于街河口与鱼巷子的交会处,正对油榨岭路口的岳阳电报楼,那是真正的旺铺旺店,生意十分兴隆。
端午节这天上午,应邀的宾客都悄无声息地来到这里,上得楼后,大家才热烈地谈笑起来。
新郎周岳森穿着藏青色西装,打着红色领带,显得十分的英俊帅气。
在大家的掌声中,新娘邓满姑身披洁白的婚纱,手捧鲜花,满脸的幸福,光彩照人。在邓文姗校长和何振华老师的陪伴下,从房内走了出来。
婚礼由吴晓霞主持,仪式简朴。
新郎周岳森没有讲话,从口袋里掏出那枚蝴蝶发夹,深情地别在新娘邓满姑的秀发上。嘉宾们鼓起掌来。他们都深知这枚发夹的含义,胜过千言万语。
轮到嘉宾讲话。王尊贤老师也不推辞,他向来宾们鞠了一躬,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剪刀和几张红色蜡光纸,咔咔几剪刀,纸屑落地,双手抖开,像玩魔术似的,两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栩栩如生。送给了新郎新娘。
随后,他又剪出一条神牛献给大家。只见这头神牛长着两条尾巴,牛背上的牧童反手吹横笛。
这一次把大家惊呆了,不解其意。
周岳森拿着剪纸牛对嘉宾们说:“王老师的剪纸不但技艺高超精湛,而且寓意非常深刻。你们看,一条牛长了两条尾巴,那是什么字呀?是不是个朱字啊?那个吹笛牧童的反手是不是个毛字啊!朱毛,朱毛,这叫作一牛添二尾,反手得天下!”
大家顿时明白过来,兴奋不已。吴晓霞举杯,激动地说:“好呵,让我们共同举杯,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吧!”
就这样,周岳森以新婚度蜜月的名义,安心留住在了岳阳城里。邓满姑当上了“掩护太太”,虽然很刺激,但风险真不小。
有一次周岳森要她去大表哥彭启家取信件,大表哥家住在游击巷。告诉了她的敲门暗号,她记在心里。她从观音阁、竹荫街、南正街、天岳山、羊叉街、塔前街再折向宝塔巷,转进游击巷,大表哥的家就在那里。
这次,她只顾得赶路,却把敲门的暗号忘了。她急得只好对里面喊:“大姐姐,开门啦!大姐姐,开门啦!”喊了半天没人应,正想转身走,院子的大门开了一条缝。她回头一看,是大表姐。马上跑过去。大表姐说:“快进来吧,你呀,以后可得长记心!”
刚出门,看到宝塔巷子里有个人盯着她。她明白,自己是不是被盯梢了?
她马上走出游击巷,横过马路到了乾明寺,正好贞信女中在那里。她便以找同学为名,进了校区。转了一阵子,她才出来。沿着玉清观、福音巷、梅溪桥,快步回到下观音阁的家。累得一身汗。把信交给了周岳森。周岳森笑着说:“我还以为大表姐留你吃晚饭呢!”
她知道这是在批评她。
一天晚上,周岳森要去电报局发份加急电报到长沙,邓满姑陪同他一起来。周岳森进去办事,她就在门外等,观察四周。总觉得有双狡黠的目光在闪现。她提高了警觉。
当周岳森办完事出来时,她故意撒娇,缠着周岳森带她去下馆子,还要去岳舞台看大戏。周岳森心领神会,连声答应。他们终于摆脱了这条“尾巴”。
类似这样的小故事真还不少,可惜都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五
七月盛暑,夜晚屋内像蒸笼似的,炎热难耐。
七月十六日的夏夜和往常一样,周岳森汗流浃背伏在油灯下批阅文件;邓满姑非常细心耐烦,不时地给他递来冷水毛巾抹汗,端来凉开水、绿豆粥,真的无微不至。
七月初,中共岳阳总支改为岳阳中心区工作委员会,决战前夜,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格外的繁忙。多亏了这位“掩护太太”,为他分担了不少的工作压力。
正当夜深人静之际,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火光冲天。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
周岳森赶忙吹熄灯,邓满姑迅速收藏好文件箱,以防万一。
这时,门外有人敲门。一个男生在喊:“舅舅!舅舅!我是幼安啊!”
邓满姑对上了暗号,才打开门。一个十五六岁的男生,英俊潇洒,他是彭启的大公子,正在岳阳省立第十一中学读高中二年级。幼安是他的乳名,学名叫彭泽渥。
周岳森摇着大蒲扇从后屋走出来说:“四一三那天游行,听说你受伤了?”幼安说:“嘿!划破了点皮,早好了!舅舅,这是老爸给你的信。他要我对你讲,刚才炸的是南津港大铁桥,是白崇禧部队干的,要你们不用怕!舅舅,舅妈,没有事我就走了。”
幼安的背影消失在黑夜里,周岳森才转身进屋。
他在灯下一边看彭启的信,一边对邓满姑说:“我这个表姐夫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岳阳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这次他配合我们岳阳特支小组,成功地说服了岳阳县县长许新猷,明天就要率岳阳自卫团345人起义啦!”
邓满姑高兴地说:“这应该给大姐夫记大功啊!”
周岳森嘱咐邓满姑:“对,这封信要进档,好好保存。凡是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做过好事的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啊!”
1949年7月20日,一声嘹亮的军号声,划破了岳阳城黎明前的天空,刹那间,金鹗山燃烧起火红的朝霞,一轮鲜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来了,照亮了整个岳阳城,一个崭新的时代向我们走来,一幅壮阔的画卷向我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