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第九中学383班 曹修朵
在记忆长河畔的一座拱桥边驻足。桥的那头,是东坡居士;桥的这头,是我。穿越千年岁月,我竟与苏轼心灵相通。
“一蓑烟雨任平生”
俯身望去,那望不到尽头的庐山石阶映入眼帘。雨如漫天的纱幕,遮蔽了我的视线。三千级台阶,漫长而艰难,加之阵雨的侵扰,众多人的庐山之旅无奈半途而止。我戴上草帽,那嘈杂的雨声于我而言,不过是前行的伴奏,我迈着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
道路泥泞不堪,然而纷飞的雨滴却将我的心灵涤荡得澄澈透明。耳畔呼啸着阵阵山风,恍惚之间,我瞧见了苏轼。他身着质朴的蓑衣,高声吟唱着,潇洒地前行,腰间还挂着一壶美酒。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与苏轼心意相通。有何可怕?无论是狂风骤雨,还是崎岖山路,只要胸怀宽广,笑对挫折,于风雨中领悟人生的千姿百态,便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锤炼坚韧不拔的品质。苏轼历经“乌台诗案”,却未消沉怨恨,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亦不惧风吹雨打,只为探寻“庐山真面目”。这位大文豪的心境竟是如此纯粹而美好!
“人间有味是清欢”
夕阳渐渐西沉,沏上一杯原汁原味的茶,聆听归巢鸟儿的啼鸣,静静享受一天中最宁静的时刻。我倚靠在农家小舍的“柴扉”旁,独自沉思。此地远离繁华喧嚣的都市,没有熙攘的人群,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倒增添了几分闲情逸致。曾几何时,词人苏轼也曾这般惬意。他自由自在地与友人漫步于山间,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心情因明媚的山景而格外舒畅。苏轼游山在清晨,我品茶于傍晚。纵然时间有别,地点各异,心境却同样豁达。
燃起一炉火,一家人围坐一起,欢声笑语,温馨和睦。大姨在灶台后呼喊了一声:“喝茶啦!”我们纷纷起身应和,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一杯香茶。“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竹笋在乡下随处可见,兴致来时,穿上雨靴在山间“寻”几株笋,清炒一番,便是美味。东坡乃美食行家,走到何处便吃到何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此乃东坡眼中的“食趣”。于我而言,粗茶淡饭足以怡然自得。我不禁想起汪曾祺先生之言: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想必苏东坡当时亦是这般想法!
与苏轼心灵相通,实乃我之荣幸。我所共鸣的,是洒脱不羁、率真随性的苏轼,更是贴近生活、充满烟火气的苏轼。与苏轼心灵相通,拉近了我与古人的距离。与苏轼心灵相通,让我成为了如他一般的“乐天派”!
(指导老师:李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