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科教 >教育新闻

传思想火炬 育时代新人——岳阳市第十四中学思政工作纪实
时间:2025-03-19 10:26:53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全媒体记者 李中立 田卓灵 通讯员 荣威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思政课程改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育人体系,打造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吸引力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建强师资 锤炼思政育人“主力军”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党委书记陶乐表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为此,岳阳市第十四中学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制定实施了《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着力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业务精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在思政教师培养专业化、学科化上,学校以学科建设为依托,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术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师德方面,注重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使他们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目前,岳阳市第十四中学拥有了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有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许晓文,有正高级教师黄正阳,有“金鹗奖”金奖获得者肖霞,有教坛新秀任卓、邱雨辰,这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资深名师和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共同担当学校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强化集体备课制度的落实,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使思政课程的教学不仅有政治高度、思想厚度、理论深度,还富有正能量密度、教育教学温度。

精研案例   锻造思政育人“金钥匙”

实践出真知,精研得妙理。学校思政工作实践为思政工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现实依据,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岳阳市第十四中学以学校思政工作实践为研究基础,精研案例。申报的《大思政课视域下高中思政社会化教育路径研究》教改项目成功立项为湖南省首届教育改革项目。该项目由学校政治教研组组长肖霞老师主持。该项目发挥湖南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围绕“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创新教育模式”三大目标,设计了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在内的多维度实施路径,遵循“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材”的观念,将“大思政课”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育实践。

项目研究立项至今,项目组开发了校本教材《思政社会化教育资源之岳阳红色文化》《浅谈中学思政社会化教育模式的构建》《新时代区域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行与思——以岳阳市为例》《大思政课视域下高中行走的思政课的实践探索》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为学校思政工作开展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助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文润校园  厚植思政育人“暖沃土”

校园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学校通过打造文化长廊、设立宣传栏、举办文化节、戏剧节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在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的清廉文化长廊上,一幅幅展示古今历史名人的清廉故事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宣传栏里,定期更新时事新闻、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青春之声  献礼祖国”合唱比赛中,学生用自己嘹亮的歌声、真挚的情感唱出了蕴藏在红歌中的激情与梦想、责任与担当;“新时代好少年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征文、书法和绘画作品,以青春笔墨展现盛世中国的勃勃生机,彰显了当代青年的拳拳爱国心;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的讲话”,一周一主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创新形式 打造思政育人“新航道”

习近平总书记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为此,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积极推动思政课程改革,打破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校制定了“思政大讲堂”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邀请岳阳市思政教研员何坤生、彭钦文、岳阳市许晓文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许晓文老师、正高级教师黄正阳老师组成专家顾问团,邀请具有丰富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专家领导、优秀教师开展专题讲座,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立足本校实际,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造课内课外并重、校内校外结合的“行走的思政课”课堂新模式。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组织学生走进富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岳阳楼,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乐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感受亭台楼阁氤氲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走进武警岳阳支队岳阳船艇大队,开阔学生视野,厚植家国情怀,体悟武警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走进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亲身体验“法者,治之端也”的严肃公正,更加深刻地了解法庭审理案件的程序,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能力。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将深刻的思想、抽象的道理深度融入学生的实践场景中,让教材理论真正动起来、立起来,让“身边人 ”讲“身边事 ”,把“大道理 ”化为“小故事 ”,回答好时代之问和社会关切,提高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实现以“大思政课”之“大”,谋立德树人之“实”的目标。

思政工作永远在路上。陶乐表示,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编辑:田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