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社会

岳阳县老科协:“科技+文化”双轮驱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4-11 12:34:56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广阔舞台上,一群银发科技工作者正发挥着“老有所为”的时代光芒。岳阳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以“科技+文化”的服务模式为引擎,积极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资源整合、示范引领、文化传承与品牌推广“四位一体”的协作机制,探索出一条融合发展、创新驱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资源整合 寿星文化园焕新颜

“以前这地方就是几处分散的小景点,现在一走进来,整个园区有了统一规划,游玩体验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站在公田镇大塅村寿星文化园观景台上,村民王祖成指着远处修整一新的露营区感慨地说。

大塅村因长寿文化而闻名,有着“百岁村”的美誉,但景区长期缺乏科学规划,建设零散、功能单一。2024年初,岳阳县老科协主动牵头,联合市老科协与自然资源规划分会,启动了对寿星文化园的规划升级。

“我们的目标,是把‘长寿’这个概念,从文化概念变成可感可游的康养旅游产品。”岳阳县老科协副会长傅绪兵介绍,新规划整合了铁山库区、梯田、森林等自然资源,设立温泉游乐区、露营体验区、休闲度假区和红色旅游区等四大板块,8.5亩建设用地已获得批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品质示范 银龄专家带出“甜口子”

“方老师救活了我们这一片地!”在新墙镇新墙葡萄园种植基地,葡萄种植户李军良提起方望平时连连称赞。

李桂兰所说的“方老师”,正是岳阳县老科协专家组组长、高级农艺师方望平。三年前,他接手一个几近荒废的葡萄园,从引进夏黑、阳光玫瑰等30余种优质品种做起,结合避雨栽培、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10多项新技术,逐步让新墙葡萄走出低谷。

“我们实行‘一园一策’,每户都有专属整改方案,确保品种提优,品质提升。”方望平表示,如今的“新墙葡萄节”已成为岳阳县的重要旅游节庆活动,去年还吸引了来自吐鲁番的专业团队前来交流,新疆姑娘捧着本地葡萄跳起民族舞,游客络绎不绝。

文化传承 打造中国“鸽谷”

“我们不只是养鸽子,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湖南全民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全民在岳阳王鸽文化博物馆前对记者说。

作为省级“一县一特”代表产品,“岳阳王鸽”因其独特品质而广受欢迎。岳阳县老科协主动介入,从企业文化入手,深挖“老鸽千里救主”等地方传说,结合“忧乐文化”“尚书文化”与鸽子的“忠义文化”,协助完成非遗项目申报。

“我们帮助他们讲好‘鸽’的故事,也通过科普、餐饮、文创等多业态融合,把鸽子变成产业、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点。”老科协会员、退休文化干部方红燕介绍。

如今,占地860亩的“岳阳王鸽特色小镇”正拔地而起,计划打造“育鸽、赏鸽、食鸽、游鸽”的全产业链“中国鸽谷”,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典范。

           品牌推广 志愿者成旅游“代言人”

“过去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我们要主动吆喝,打好宣传仗。”岳阳县老科协秘书长甘德宜说,协会不少会员曾是媒体人、宣传干部、文艺爱好者,成为传播乡村旅游的“志愿先锋”。

据统计,近两年来,岳阳县老科协通过《湖南日报》《岳阳日报》等主流媒体撰稿数十篇,推介新墙葡萄、寿星文化园等乡村旅游IP,形成“育种+文化博览+主题餐厅”的旅游产业链,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获得市老科协多次通报表扬。

“我们不是在做‘老年活动’,而是在用余热点亮乡村振兴的梦想。”岳阳县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耕“科技+文化”融合路径,打通人才、技术、文化与产业之间的通道,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新动能,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媒体记者 漆杰 通讯员 甘德宜

(编辑:陈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