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4月29日讯(通讯员 付琴 周星亮)“一棵油茶树,百年摇钱树”。在岳阳县长湖乡,2.3万亩油茶林正上演着“绿果变金果”的生动实践。当地创新“公司+农户+基地+村集体经济”模式,推动油茶产业链条化发展,让小油茶“炼”出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当前,正值油茶管护的关键时期,在长湖村鼎峰油茶专业合作社油茶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忙着追施有机肥、修剪枝丫,长湖村党总支书记敖众欢则穿梭林间,现场指导剪枝技巧,确保管护到位。
长湖村抢抓农时,组织农户对油茶林进行科学施肥,为今年油茶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科学管护带来的效益正在不断显现,如今,这片绿意盎然的油茶林已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长湖村党总支书记敖众欢说:“自从有了油茶基地,我们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0万元,其中包括油茶种植和加工企业分红。”
目前,全乡油茶产业年产值已达4500万元。这一喜人成绩的背后,是长湖乡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多方联动共同发力的结果。长湖乡共有油茶种植面积2.3万多亩,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依托岳阳强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省级示范基地——鼎峰油茶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基础,不仅能解决就业280多人,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为油茶种植与管护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还带动300余户农户种植油茶,提升油茶产业发展积极性,扩大种植覆盖面。
长湖乡党委副书记贵琳说:“在油茶的种植上,政府是大力支持的,对新增的油茶林及改造的油茶林,都给予了政府补助,并且鼓励农户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近两年免费发放的油茶苗有三万多株。”
在政策扶持和农户积极参与的双重推动下,长湖乡油茶产业逐步从传统种植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2024年,长湖乡依托油茶种植资源优势,引进强湖山茶油精炼加工项目落户长湖,该项目是长湖乡首个油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也是目前全县最大的山茶油种植、工艺研发、压榨生产的生产基地。现已投产运营,年生产精炼茶油3万多公斤,主要生产的是“巴陵籽”“长湖山”牌茶油,通过精深加工,油茶附加值提升28%。
长湖乡党委副书记贵琳说:“我们将坚持‘产业先行’工作思路,聚焦县委、县政府‘两主两特四优’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科学种植到精深加工,从单一生产到全产业链发展,长湖乡的油茶产业正焕发出蓬勃生机,这片“绿色银行”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让长湖的油茶香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