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4月30日讯(刘飞 彭展)“滴滴滴!”4月27日凌晨3时40分54秒,一阵急促的报警声,在湖南石化己内酰胺部氢氨片区空分装置总控室响起,DCS(集散控制系统)屏幕突然闪烁高压液氧泵B泵功率报警。
空分装置是该公司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的上游主体装置,承担生产氧气、氮气及仪表风的任务。其中,氧气通过高压液氧泵输送至煤气化装置,与煤浆进行气化反应生成氢气,作为公司化工和炼油装置生产所需的关键原料气。
正在当班的氢氨区煤气化工艺二班人员立即警觉。副班长唐友文迅速调取液氧泵监控画面,发现功率、转速、出口压力及氧气总管流量等关键参数均出现剧烈波动,他马上判定液氧泵突发运行故障。
在紧盯运行参数的同时,唐友文第一时间通知气化岗位调整工况。其时,系统面临双重挑战:故障泵仍在持续运行,导致备用泵无法触发联锁自动启动,而氧气管网压力已骤降至8.2兆帕,距触发气化炉连锁停车的安全阈值(8.0兆帕)仅差0.2兆帕。
关键时刻,唐友文果断执行应急操作:手动卸载停运B泵,随即切换至备用C泵;同步开启超高压氧罐减压阀,大幅提升氧气管线阀门开度,连串操作一气呵成。
3时41分30秒,管网压力成功止跌回升,整套应急处置“速战速决”,仅用时36秒,成功避免下游装置非计划停工。唐友文连夜密切关注运行工况,确认稳定受控。
次日,该片区及时编制《工艺处置报告》,组织全员培训,将应急处置经验固化为标准操作程序,为同类故障处置建立规范流程,切实护航装置安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