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效果图,是我刚刚拍的照片!”经开区康王乡党委书记徐胜把长岭集镇改造后的图片用微信发给了一个曾经在康王乡工作过的朋友,当他看到“效果图不错”这样的回复,徐胜忍不住乐了。
如果不是来康王乡亲眼目睹,笔者也很难把眼前的一幕与几年前杂乱无章、摊贩抢道的情景联系起来:整洁笔直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沿街店面全部都在范围内经营,棚子林立的景象早已经成为历史……
“路干净了,到这里来的人也多了,灰尘少了,人也感觉到特别舒服!”在康王乡长岭社区长岭村,沿街经营了20年的老商户付兵为长岭集镇改造“点赞”。他高兴地说,长岭集镇沿街门店棚亭拆除后,又进行了改造,两边敞亮,视野很好。虽然集镇改造还没有完全完工,但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改造结束后的效果。
“真正搞得好咧!”长岭社区的一家小卖部店主周金波坐在店门口,笑着告诉笔者,从他的店门前,不管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都一览无遗,看起来非常漂亮。他如数家珍地说起了集镇改造的好处:路灯照亮了整条街,绿化也好了,下水道也疏通了,晚上散步的人也多起来了!
对于这一切,徐胜感到很欣慰。曾经,禁拆治违是康王乡的老大难问题。然而只拆不建,老百姓的需求没有解决,问题屡禁不止。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康王乡党委班子思考禁拆治违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开始采取疏堵结合,进行社会综合治理。其中,结合集镇改造工作,以长岭集镇沿街门店棚亭的拆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康王乡存量违建片区清零,共拆除沿街门店经营辅助棚亭29处3000余平方米。
与过去的拆违相比,新一轮改造的最大亮点是政策更人性化,也更惠民利民,经开区以集镇提质改造为抓手,拆除一片,亮化一片,绿化一片,规范一片,大力推动拆除违法建设以后的治理:棚亭拆除后,由政府筹钱、户主出钱进行改造,请设计部门进行规范设计,集镇人行道黑化提质,各类设施配套配齐,垃圾桶、果皮箱一应俱全,房屋立面统一美化,街道门头“穿衣戴帽”……在整体设计上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视觉上整齐划一,颜色统一,获得了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城乡环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脸面,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软实力”,更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管理水平最直观、最深刻的体现。在集镇改造上“小试牛刀”,成效初现,康王乡又开始谋篇布局,将战略的眼光瞄准了奇西公路两侧——“我们打算集中力量,将奇西公路两侧的违法建设拆除,将道路绿化硬化,将沿路所有村庄连接起来,串成一条‘珍珠项链’,打造成全区新农村建设风光带……”徐胜兴致勃勃地描绘着他的规划,今年年底将启动路面白改黑工作,2018年全面启动绿化提质,不仅仅让老百姓感受到“拆违”铁的意志和力量,更要让老百姓体会到发展中的“速度与激情”。
而漫步在经开区大地上,在这场拆除违法建设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和一线队员积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精神,忠诚履职,守土尽责。各乡镇(管理处)党政主职领导亲抓亲管,始终把“主场”责任扛在肩上;规划、国土、房产、公安、纪检、问责、督查、工商、食药等职能部门坚持“一线工作法”,群策群力,联防联动,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经开区积极想办法、下决心、出实招,出台了《经开区存量违建自拆奖励实施方案》,预算了6000多万元的自拆奖励经费。从4月初开始,木里港新华片和西塘镇三荷大道片作为试点区,率先展开存量违建联片清零行动。通过党员组长带头示范,共拆除房前屋后违建棚亭(屋)140余处1.1万平方米,为全区存量联片清零工作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打开了局面……
这是一场顺应民意的整治保卫战,这是一场全面提升的成果攻坚战。
在这场各方利益的博弈和较量中,全区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为民生增福祉,维护公平正义,倡导理性合法建设,把民生当做最大的政治,以拆违力度彰显民生温度,用实际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铁拳治违”,经开区众志成城,一场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禁拆治违攻坚战的大潮正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