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在话语群殴的口舌快感中,激进女权成了当代的义和团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30日    责任编辑:宋倩

 

导语:近日,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钢四年前的一则微博被网友挖出,引发了又一场“直男癌歧视女性”的网络口水仗。这些年来,经常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无论周国平微博、韩寒电影主题曲,还是宜家广告,任何不够谨慎的两性内容都会招来许多女权主义声音的疯狂围攻。如果说当今中国有哪种矛盾异常敏感、一碰就炸的话,女性问题一定是首当其冲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何以至此?

评论人马小盐认为,女性主体意识觉醒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但女权意识的过度敏感和话语寻敌则演变为一种喜感十足的义和拳表演。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并不热衷于解决社会现实,只是在海市蜃楼般的互联网中画饼充饥、指点江山,享受着话语群殴的口舌快感和唾沫狂欢。于其而言,女权主义就是一件时髦的理论礼服,只要穿上它,便可以占据道德和话语权的高地,天然正确、刀枪不入。他们忙于制造敌人、寻找敌人并打击敌人,却不具备反思自身的能力。一个正常的主体,不但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主体,还是一个具有反思机制的主体。真正的女性解放,需要同时完成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不珍爱自己的美丽性别,并将男性敌人化的女权,只能是一个极度虚弱且自卑的女权主义。

如今,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一位知名人士略有不慎,说几句关于女性的不当言论,不但政治不正确,还会面临女权主义者的话语追踪和话语群殴。即若这不当言论,发生在几年之前,女权主义成员亦会以考古的耐心、侦探的机警、猎犬的嗅觉、受害狂的敏感,从故纸堆里挖掘而出,发起新一轮的话语群殴。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近日的离奇遭遇,即是如此。

女权主义,一件时髦的理论礼服

为何中国的女权主义如此敏感和好斗?一种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四处树敌的主义,是真的在捍卫女性权力,还是义和团式的拳民表演?上个世纪以来,形形色色的主义与潮流,在社会各领域风生云起,女权主义便是其中之一。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得女性开始捍卫自己正当的权益,这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但女权意识的过度敏感和话语寻敌,使得中国的女权主义几乎演变为一种喜感十足的义和拳表演。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在网络上晒裸照与赘肉博眼球的文盲声称她是女权主义者,一个热衷于在大街上裸奔的女艺术家自诩为女权主义者,一个贴美图兜售新书的写手也号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反对家暴的女士理所当然的更是女权主义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可见,女权主义已经成为“主义秀场”的时髦词汇,女性们争着抢着穿,谁一穿上这件“主义”的礼服,不但占据了互联网话语权的高地,还神功附体、刀枪不入、天然正确、风华绝代起来。 

在女权主义这面闪烁着绝对真理与绝对正义的时髦大旗下,麋集着女权主义理论家、流氓无产者、曝隐爱好者、歇斯底里患者、受害狂病人、名利饥渴症人士......这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并不热衷于解决社会现实,她们更喜欢互联网话语群殴的口舌快感和唾沫狂欢。惊动世人的乡村农妇自杀事件,很少看到她们激情四溢的对现实的批判;令人汗颜的校园性侵案,也罕见她们立场分明的话语声援。在与男性网民或知识人只言片语的话语斗殴现场,她们的倩影却夏日的雷电般频频闪现。她们互联网唾沫战神一样的存在,使得她们成为流派众多的女权主义的代言人,她们不容置疑、不容反驳的绝对正义气概,使得她们昂首挺胸地行走在宇宙真理的康庄大道上。

女性主体与反思机制

女权主义,最早建立在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之上。也就是说,女性开始向自身提出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作为一个主体,不能仅仅是个宾语,仅仅是XX的女儿、XX妻子、XX的母亲。“我”有形成主体意识的渴念,“我”要求在符号网络将自身铭刻在主语的位置。然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语言符号网络本身便是一个父权话语体系。目前全世界所有的女权主义,身处悖论之中,她们在用父权符号反对父权话语。这是女权主义的先天性缺陷,也是无法摆脱的语言的微观权力,更是女权主义难以突围的基本困境之一。从语言学的角度讲,激进女权主义如若要获得绝对的胜利,必须启动一套女性的话语体系,以女权符号完全代替父权符号,让整个社会体系服从母性律令。如同众所周知的共产主义,有一套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波伏娃

当今的女权主义,不但倡导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更倡导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仅仅是女权主义的第一步。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则包括经济独立、情感独立、思想独立。也就是说,一个女人,无论在经济上、情感上,还是思想上,都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一个正常的主体,不但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主体,还是一个具有反思机制的主体。被网民戏称为“中华田园女权”的女权主义者,却是一群丧失了反思机制的神一样的女权主义者。第二波女权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谴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时,亦反思了女性自身的心理局限:自恋、无深度、不会独立做判断、不擅长逻辑思维等等。几十年过去了,女权主义中的极端分子,却发展出一种丧失了反思能力、唯女权正确的激进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一般拥有如下三大革命纲领:1、女权主义永远是正确的。2、女权主义如果不正确,那也是男权主义造成的。3、男人是女人的敌人,女性所有的苦难都是男性造成的。

《性与性格》,[奥地利]奥托·魏宁格 著,肖聿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厌女症天才魏宁格在《性与性别》一书中犀利地指出,女性不但不擅长逻辑思维,还匮乏自由意志与反思自身的能力。反思能力,是作为主体的男性对自身独有的一种回视。魏宁格的这个观点我并不赞同,不幸的是激进女权主义的三大纲领,恰恰显示出这些女权主义者的逻辑思维如何混蛋,反思自身的能力匮乏至何等地步。在《性与性格》一书中,魏宁格在将近结尾时先知一般提醒人们:妇女解放的种种努力,并不是使女人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却仅仅是扩大了女人的妄念。我们看到,激进女权主义者已经进入了这爱丽丝漫游记般奇幻的妄念之中,她们忙于制造敌人、寻找敌人并打击敌人。

激进女权主义者的两副面孔

冯钢教授四年前的不当言论,表面上是对女性理论研究能力的歧视,事实上却牵涉到被遮蔽的教育制度与就业困难的社会顽疾。略微对当今大学生就业状况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尤其是女大学生,人才市场就没有留给她们多大的就业空间,这导致颇多女大学生不得不去考研。更高的文凭,更有利于她们日后的求职竞争,而非她们本身对理论研究有着不可阻挡的激情。一群所谓的女权主义者,对这一显而易见的社会顽疾视而不见,却避重就轻,以神圣不可亵渎的女权之名,对冯钢教授几年前的私人言论,进行考古学般地挖掘,并诲人不倦地给予话语教育与话语群殴。如此看来,中国激进女权主义者,不但热衷于找敌人游戏,还拥有《镜花缘》中“两面国”国民才具有的神奇面貌:一旦涉及公权力与社会弊端,她们便鸵鸟一般温文尔雅的犬儒起来;一旦涉及私权力与个人言论,她们便激动地铁拳乱舞,瞬间神灵附体一般拥有了女英雄批斗反革命分子的飒爽英姿。

女权主义不仅仅是华丽的标签与口号,更是行动,它需要信奉者在公权力与公共领域身体力行的争取与奋斗。在人权的美好基石之上,女性才能更好的争取与男性平权。而且,中国女权现状比较复杂,城市和乡村两级分化。乡村存在大量的女性被损害被侮辱的现状,诸如妇女拐卖、家庭暴力、婚姻买卖等等。城市虽然存在着诸多女性无法与男性平权的现象,却比乡村女权现状要好很多。然而,百分之九十九的女权主义者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激进女权主义者更生活在海市蜃楼般的互联网,她们画饼充饥、指点江山,在唾沫的狂欢里,就会激动得欲死欲仙,却很少关心乡村女性与乡村女权的现状。到目前为止,我未曾见到一本像模像样的中国女权主义者所著述的关于乡村女权的研究文本。

正如鲁迅所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的女权主义亦要在公共领域敢于直面社会顽疾。除此之外,真的女权主义会以女性自身的强大作为根基;真的女权主义,亦会承认最为基本的一个事实:男女的生理差异。如果女权主义者能够承认这一基本事实,便是女权主义正常化的契机。真的女权主义,更懂得男性不是女性的敌人,而是双赢格局。一个不珍爱自己的美丽性别,并将男性敌人化的女权,只能是一个极度虚弱且自卑的女权主义。这样的女权主义只能生活在自我制造的恐怖阴影之中:她们厌弃自己的性别,并对自身性别过度敏感,因此她们的一生都挥舞着义和团式的女拳,四处寻找假想敌,上演着连绵不绝的滑稽对抗戏。

马小盐,小说家,文化批评家。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