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 8月10日上午,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抓有利天气时机,开展了2018年首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召开协调会、申报作业飞行计划、检查飞行设备、安装催化剂……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10日上午10时许,早以待命的空军某部“运七”飞机立即升空执行人工增雨作业任务。围绕湘东北地区,包括长沙、株洲北部、湘潭和岳阳、益阳部分地区,飞机呈S形穿梭在云海之间,播撒增雨催化剂,并于中午12时30分左右返回长沙机场。
此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累计飞行2.5小时,影响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作业效果较好。
科普小课堂
人工增雨常见的几种方式
一是在地面操作,将催化剂通过燃烧方式,依靠山区向阳坡输送入云。
二是以高炮和火箭将催化剂输送到云的合适部位。
三是飞机作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云层条件和需要,选用不同的催化方式,操作更为灵活。
飞机如何进行人工増雨作业
全省人工增雨作业纪实
7月31日临湘市气象局在长塘附近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砰砰砰....随着火箭弹直入云层,天空立即转暗,紧接着瓢泼大雨,倾盆而来。近期,为缓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在湖南省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各地气象部门积极行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显著。
【岳阳:人工增雨作业显成效】
7月23日中午,在岳阳经开区康王乡人工增雨作业现场,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2枚增雨火箭弹呼啸而出,片刻后大雨倾盆而下,岳阳市迎来一场喜雨。
据统计,6月下旬以来,岳阳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全市水库塘坝总蓄水量不足应蓄量的7成,各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平江达到中度气象干旱标准。
正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摄影:郭雨滴
7月23日上午,岳阳市气象台发布人工增雨潜势预报:“23~24日受热带系统外围云系影响,岳阳市午后到傍晚多阵性降水,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开展。”中午12时许,岳阳市东部开始出现局地热对流,市、县两级人影队伍先后在经开区、平江县等地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取得较好的效果,作业影响范围内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温和干旱。
【凤凰: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
“效果非常好,同志们再接再厉。”凤凰县委书记颜长文高度赞扬人工增雨工作。
新晃县气象局8月4日上午在炮点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摄影:姚本红
8月6日下午,根据雷达回波资料显示,对流云团将向凤凰县方向移动发展,车载火箭及人员及时赶赴预定地点等候,19时43分经申请空域批准,立即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十分明显。全县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中4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的站点有5个,最大降雨量凤凰交通站116.5毫米。
此次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当前严重的旱情,既增加了水库蓄水,也为前来凤凰旅游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凉爽。
长沙市气象局工作人员抓住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摄影:王向
【邵阳:市县协同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7月1日以来,邵阳市持续高温,截至8月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124.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25%,当地不同程度出现旱情,部分地区出现了中旱。面对严峻形势,邵阳市气象部门未雨绸缪,及时启动人工增雨作业方案,调集高炮、火箭装备和作业人员进驻炮点,24小时严阵以待,严密监测天气变化,捕捉有利作业时机。
当地炮点连夜开展作业。 摄影:刘蜀鹏
8月2日下午,根据雷达回波资料显示,强对流云团向邵阳方向移动发展,霎时乌云压境,作业时机极为有利。14时,随着市人影办的一声令下,市区和洞口、新邵、新宁、邵阳等县同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4时30分,豆大、冰凉的雨滴开始洒落,随即变成雨帘,欢快地浸润着邵阳大地。
据区域站网监测资料显示,截至17时,10站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32站降雨量大于等于25毫米、67站雨量大于等于10毫米,全市大部旱情得到明显缓解,最大限度发挥了人工增雨在农业抗旱减灾、空气质量改善、缓解供电压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高温天气还在持续,湖南气象人将再接再厉,用辛勤付出,换来甘霖遍洒,润泽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