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焕发中华慈善的河南力量
作者:    来源:慈善公益报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7日    责任编辑:汤嘉

  9月,中国慈善的“大月份”。

    9月1日,《慈善法》颁布实施两周年;9月5日,第3个“中华慈善日”;9月13日,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表彰颁奖大会隆重开幕。全国28位慈善楷模、49个慈善项目、37家捐赠企业与16名捐赠个人荣登善榜。

    “中华慈善奖”是中国慈善的最高奖,“中华慈善奖”得主无疑是中国慈善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以慈心善举传承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弘扬扶困济弱的慈善信仰,传播守望相助的慈善文化。他们的事迹与精神感动社会,温润人心,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与楷模。

    本届“中华慈善奖”评选,河南有两个慈善项目、一位捐赠个人与两位慈善楷模获奖,是全国获奖最多的省份之一,标志了河南对中华慈善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纵览中国慈善文化,河南有着深厚的底蕴与丰富的内容;放眼新的时代,河南依旧有着新的作为。

    近一年来,河南省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善物价值14.76亿元,发放15.52亿元,救助困难群众近30万人次,昂首行进在富有中原特色的慈善发展路上,奏响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新的乐章。

    从省慈善总会领导身先士卒,抱病募捐,到爱心企业家深感其诚,慷慨解囊;从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的网络募捐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慈善项目;从困境儿童渴望的目光到寒门学子报恩的心愿;从唇腭裂患者明媚的笑容到特困老人感激的泪水……更多的担当与实干,更多的爱心与援手,向着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去解除他们的困苦,提升他们的幸福。

    只有深厚的沃土,才能有繁茂的枝干与丰硕的果实。

    河南省慈善总会“‘益路童行’关爱困境儿童慈善项目”是本届“中华慈善奖”的获奖项目。自2011年6月启动以来,连年成为河南省慈善事业的重点工程。项目以国家级贫困县为立足点,以困境儿童较为集中的助养机构和急需救助的困境儿童为着眼点,以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发现亟待解决的慈善需求,链接社会资源给予援助,通过儿童大病保险和困境儿童大病救助,实现从事前预防到事后救助的全面覆盖。

    精准扶贫是时代赋予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责任与神圣使命。作为中国典型的农业大县,武陟县探索出了“慈善+扶贫”的新路,打造了脱贫攻坚的“武陟样板”。产业扶贫、信托扶贫、医疗扶贫、助学扶贫、助困扶贫等项目累计投入善款1956万元,惠及贫困群众4.5万人次。使该项目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连续四届荣获“中华慈善奖”的县级慈善项目。

    慈善从心,大爱施人。“中华慈善奖”慈善捐赠个人奖得主,河南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侯建芳正是一个大爱于心的慈善家。他所创建的“雏鹰模式”成为产业扶贫的典范,带动参与其中的农户通过养殖、饲料加工、物流、运输等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侯建芳的慈善从几千元善款开始,直到如今数以亿计;从扶助邻里乡亲开始,直到如今惠及社会大众。侯建芳与侯氏家族走出了一条富于河南特色的慈善之路。

    在这条充满温暖的道路上,“慈善楷模”杨应芬一走就是13年。2004年,杨应芬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我终于有了一张自己的床”,而今,杨应芬投资30多万元建起“慈爱堂”,为30位孤寡老人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家。

    杨应芬没有什么学历上的“文化”,但她的作为与心灵却诠释着文化的真正含义,就是对知识的尊重与对学子的关爱。13年来,杨应芬共资助贫困儿童、贫困学子30余人,投入数十万元。杨应芬不仅自己付出,还带动更多人与之同行。近500人的志愿者团队“博爱县慈爱义工学会”在她的感召下成立起来,体现了榜样的责任与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慈善楷模”宋兆普从医38年,以医载道,广施善举。从2009年开始,他全心救治省内外脑瘫弃婴3000余名,主动承接河南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倾力救治新疆和田维吾尔族脑瘫患儿。他的事迹感动了社会,他的功德在河南慈善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南慈善的进步得益于侯建芳、杨应芬、宋兆普们的慷慨奉献;而侯建芳、杨应芬、宋兆普们的荣耀又得益于河南慈善的发展平台。两者相互成就,相映成辉,终将推动河南慈善迈向新的辉煌,赢得更大的荣光。

    记者 李济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