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创客

大学同学合伙创业做触屏手套,月销售量高达几十万双
作者:    来源:百家号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    责任编辑:高大智

2003年,彭新林和大学同学周太斌从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进入江苏昆山一家台资企业做模具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两个小伙子在这家企业一干就是五年。

2008年6月、10月,他们先后辞职,想自己创业赚更多的钱。两人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个北京的“沼气罐”项目,花了6800元的技术转让费后,回到彭新林宜春乡下老家,租了一间民房,搞起了沼气罐、汽化炉的生产,但最终还是失败了,4个月亏掉了两人打工攒下的七八万元钱。

2009年2月,彭新林和周太斌来到义乌。此时,两个人身上一共只有2000元钱,为此,连铺盖、电磁炉都是从家里带来的。

之后,两人在义乌城乡接合部找了个便宜的房子落脚后,就开始找赚钱的机会,摆地摊卖光碟、菠萝等,但都只能赚点零花钱。后来,他们开始往国际商贸城跑,转了半个月,看了成千上万种产品都无从下手。

偶然一次,听一个老板谈起做环保袋生意很好。因为2008年6月国家开始执行限塑令,导致环保袋供不应求,两人听后觉得有商机,就以这个为创业项目。

这时,他们接到来自台湾一个客户的3万只环保袋的订单,双方谈成3.5元/只,每只利润有7角钱左右。但是客户提出要看厂,彭新林只好找来认识的一个朋友帮忙,借来他的车,并请他给彭新林当司机,把客户带到这个朋友的厂里参观,佯装是他的工厂。

这笔生意做得非常顺利,他们赚到了两万多元。之后的生意便顺风顺水,到2010年,两个小伙子在义乌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其间,彭新林和周太斌的设计功底让他们开发的不少款式环保袋一面市就畅销,甚至成为义乌同行竞相模仿的对象。

随着触摸屏手机越来越普及,彭新林当即意识到这种手套有发展前景。之后,两个小伙子从日本引进触屏手套生产工艺及技术,开始着手触屏手套的研发,通过在手套中加入高科技成分的特殊传导物质,解决人们冬天佩戴传统手套无法正常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问题。

当他们的五指触屏手套上市,戴上这种手套哪怕在寒风凛冽的户外,人们也能轻松玩触屏手机、平板电脑了。

第一批触屏手套一上线,就有客户陆续来卖,据介绍,当月他们已销售了几十万双“以路”触屏手套。他们相信,未来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