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家住市文联的万先生致电本报热线8224110:我昨天到位于城陵矶市五中的一位朋友家里去走访,返程时从学校后门停靠点搭乘1路公交车回来,可是左寻右找没有发现停靠站牌,最后经寻问附近居民,才在一根电杆拉线上找到了离地尺余高的站点牌。公交车是便民利民的交通工具,为什么一个站牌都这么难找?
记者万晖报道昨天,记者为此专门来到位于城陵矶往冷库方向的市五中后门停靠点调查相关情况。记者发现,万先生所说的站牌确实不容易找到。经过仔细观察,才在该三岔路口的一根电杆树的拉线上发现了斜挂着的“1路公交车停靠点”的站点牌;而且该站点牌悬挂的位置很低,离地只有1尺多高,一点也不醒目。
记者随即将此情况反馈给市公交总公司三分公司1路车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1路车是由解放路开往城陵矶纸厂方向的城郊线路,分为冷库和华能两个方向的A、B两条循环线路。万先生所说的停靠点站牌原来是由水泥杆竖立的,但是因该站牌立在一家小卖部前,该店主坚决反对,故后移位于现址。不久,水泥杆也随之损毁。有当地居民于是将站点牌绑在附近的电杆树上的拉线上。对此,该负责人表示,诚恳接受市民的批评,近期内将恢复该处站牌的正常悬挂,方便市民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