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黄松柏 黄敬波)
测土配方,修枝整形,生态除虫……3月15日,汨罗市白水镇西长村生态果蔬基地、名贵花卉苗木基地里,农业产业工人各司其职,工作繁忙有序。“在这里工作的,大多是当地村民。”该村第一书记彭双全告诉记者,“通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家门口就有好工作。”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是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汨罗市对照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标准,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为契机,精心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坚持将科普组织、科普队伍、科普设施建设制度化,先后完善15个乡镇科协组织和农技协,在413个村建立科普小组,组建29个科普惠农服务站;健全市农学会、青辅学会等18个学(协)会,发展会员3220人;在全市相关部门建立科普工作服务队12个,组建32人的专家科普讲师团,由498名科技工作者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形成市、镇、村共同发力的科普网络。
该市采取送科技下乡、办培训班、专家讲座、选派科技特派员、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人社、团委、妇联等部门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等活动,市科协、农业局和科技局分别开设科普信息网、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及时发布信息,
开展技术咨询。近3年来,该市共实施优质水稻、金银花、红薯、生猪、中药材、蔬菜及水果等后续产业培训362场(次),颁发农民绿色证书2200人,新授予农民技师160人,发放技术资料30万份。古培镇明月村农民邹兴邦2014年参加阳光工程培训,迅速掌握水稻育秧到田间管理新技术。现在他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全程机械化生产,去年家庭年收入达14.92万元。据统计,当前汨罗全市14.36万农户32.15万名劳动力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