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韩国旅游购物,特别是青睐免税的化妆品,会中文的服务员成了当地的“香饽饽”。家住岳阳县毛田的曾艳2014年来到韩国首尔一家免税店做销售员,她说,近年来,很多中国公民热衷到韩国购买化妆品,她所在的这家店生意红火。汉语言功底扎实的她在这里很受欢迎,同时,韩国人民的友好和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更给她留下美好的印象。
汉语功底扎实使她成了“香饽饽”
2014年,23岁的曾艳大专毕业后,几番努力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去长沙打工,在当地一家劳务合作中心,她报名去韩国打工,经过面试和培训后,当年年底被派往韩国首尔一家免税店做销售员,每天工作8小时,月薪折合人民币8000元,另加提成达2万多元。曾艳说,做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长远,在大学里,汉语专业不大被人看好,说毕业后不好找工作,现在却成了热门专业。
曾艳告诉记者,近年来,国人赴韩国旅游人数大幅增长,为了给出境游的中国游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韩国对中国籍服务员的需求也迅速激增。从高端的百货店到平价的化妆品连锁店,只要有中国游客的地方,都能看见接待中国客人的中国籍服务员。大多从事免税店、游轮和餐厅服务员等工作,年收入多在15万元以上。在韩国济州岛的免税店里,操着中文的服务员基本都是去打工的中国人。
曾艳说这两年她在韩国的生活是非常愉悦的,随着中韩经贸合作的不断加强,中韩文化交流日趋活跃,韩国人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热情日渐高涨。他们说:“学习中文是给自己一个未来。”在首尔,许多百姓也会讲几句汉语。所到之处,总能见到当地人热情的笑脸,听到“中国”“你好”的声音。在旅游景点的小商店里,她经常遇到一些商贩用蹩脚的汉语打招呼:“进来瞧瞧嘛,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进来看看再走嘛。”
就业观念的转变让赴韩技工越来越多
提到“打洋工”,很多人的印象是这样的:动辄近十万元的中介费,学历技术要求很高,还得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而曾艳介绍,其实“打洋工”的门槛并不高,有的对外语没有要求;有的公司提供垫付中介费服务,求职者可以先打工后付费;用人企业对年龄的要求基本是在18—35周岁,部分岗位甚至会放宽到45周岁。像韩国老板对服务员岗位的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35岁以下,面试成功就可以签约。培训费、中介费、机票等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大约为三四万元,而在韩国打工的期限多为三年。除了服务员岗位,韩国的电子产业加工日渐成熟,需要大量流水线工人,每月基本工资加上计件提成,有的两年下来净挣50万元。
随着观念的转变和眼界的打开,现在去韩国的打工者明显增多。上月,曾艳休年假回国探亲。听说她一个月收入折合人民币2万多元,而且还有14天带薪休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她的几个好友都动了心,和她一起来到韩国打工。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