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走进经开区康王乡乐园村养牛场,几位村民正忙着将草料放进栅栏,一头头健壮的肉牛正低头吃着草料。
15厘米左右长的稻草、玉米秆,这样喂牛,它生长速度快吗?养牛场主人任中秋介绍,牛原本就是草食动物,有稻草、玉米秆这些青饲料足矣,不需要玉米等粮食,他还给牛喂了酒糟,能让牛长得更快,肉质更加细腻。
在当地,任中秋是有名的“养牛大王”、“治牛神医”——他与牛为伍,摸爬滚打近40年,练就了为牛治好病的本领,那些别处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在他这里,次次都是手到病除。全国各地的很多大型牛场都请他去坐诊,就连清华大学的畜牧专业博士生也专程拜他为师,学习养牛治牛的办法。
任中秋家有5兄妹,因为贫穷,小学只念了2年,12岁就辍学放牛。今年51岁的他,已经当了整整39年“放牛娃”。小时候,任中秋与周围的老伯一起放牛,天天陪着牛。他从小就善于观察,只要发现牛不吃草,就会去问老伯,该怎么处理,用什么药。他乖巧勤奋,大家都很喜欢他,还带着他四处去卖牛。也正是因为卖牛,任中秋跑遍了全国,师父也遍布各地。
任中秋爱牛,每日与牛为伴,就连睡觉也在牛栏。他时刻观察牛进食、排泄,通过手捻粪便,闻尿液气味等方法了解牛的消化情况,还自行归纳出牛的尿液有两种气味,粪便有五种气味,并根据不同的气味和症状用药,他用自己的“土方子”治好了许多牛的疑难杂症。
凭借过硬的技术,任中秋成了养牛、治牛的专家,目前牛栏里的“宝贝”更是多达180头,养牛年收入达80多万元。乡亲们说,老任不定期对合作社养殖户进行培训,分享肉牛养殖经验,带着乡邻们一起养牛致富,还解决了不少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带领乡亲养牛致富的同时,任中秋又凭着独到的眼光,开辟了一条肉牛养殖业新途径——“养牛——沼气——种草”生态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是利用生物链开发立体养殖和生态养殖,用荒地种牧草,用牧草养牛,让牛粪进入沼气池转换成沼气可以节约能源,最后沼液可作为种植牧草的有机肥料,不仅增值增效,还能净化村容。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