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维坤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岳阳街头总会看到一些扛着稻草桩子插满冰糖葫芦的小贩,他们走街串巷,吆喝声遍布大街小巷。而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小贩在街头越来越少见,那一串串的红果正慢慢成为市民童年的回忆。如今在街头偶见冰糖葫芦,一些市民总会忍不住上前买上一串。日前,记者遇到了一群来自河南的糖葫芦小贩。由于喜欢上岳阳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他们决定留下来,在岳阳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中一名叫陈信宏的80后小伙,来自河南洛阳。他告诉记者,自己初中毕业后就在老家务农,农闲时便跟着父亲和村里几个人一起外出走南闯北,靠着卖冰糖葫芦“混口饭吃”。几年前,一群人来到了岳阳。“岳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市民又很和善,是一座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我心目中的宜居城市。”金朋要说,因为喜欢上了岳阳这座城市,几年来,他们除了在农忙时回老家外,一直都留在岳阳做生意了,如今他和父亲租住在马壕,平时就扛个桩子卖冰糖葫芦和小玩具。
“现在一个人一个月基本能挣两三千块。”金朋要告诉记者,节假日是销售冰糖葫芦的高峰期,在巴陵广场、南湖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三四百元。不过,金朋要说,由于老家来的同行太多,现在生意也不太好做了。但对未来,他仍充满了期待,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岳阳租下个门面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并定居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