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刹人情歪风 治婚丧陋习 树文明新风

文明新风拂巴陵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2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节目彩排现场 孟日清 摄

今晚8点,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承办的我市“治陋习、树新风”专题文艺晚会将在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举行。

据了解,像这样的专题晚会,在岳阳并不多见。今年来,我市部署开展“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行动,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点带面促进文明岳阳建设,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和好评,《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生动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自“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县市区纷纷响应,人情歪风、婚丧陋习得到有效整治,城乡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涌现出一批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的鲜活事例。

平江县梅仙镇三里村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忠雄的扶贫点,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胡忠雄31次去三里村走村串户,为村民排忧解难。渔鼓说唱《春风吹上梅仙岭》讲的就是“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后,革命老区呈现的新变化、新气象。

由湘阴县选送的花鼓小戏《退彩礼》、华容县选送的小品《人情》等节目从不同侧面记录“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行动的点滴故事。

随着专项行动的开展,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被搬上舞台,陈规陋习得到明显遏制,树立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得到发扬。据了解,此次晚会也秉承了节俭的理念,节目制作精良、阵容庞大,但整体经费一再压缩,力争以最少的开支办出最精彩的晚会。

节目紧扣主题形式多样

此次晚会是全市“治陋习、树新风”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共11个精彩的节目,有巴陵戏表演唱、小品、歌伴舞、快板、群口相声等,形式丰富多样。

晚会将在童声合唱《文明新风歌》中拉开序幕,90名小学生站上舞台在铿锵的节拍中唱响文明之歌。“序曲节目安排小朋友进行表演,就是希望治陋习、树新风的观念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文明行为,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晚会总导演魏传宝介绍说。

优美的歌声、翩跹的舞姿,歌伴舞《我的中国梦》将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魏传宝说,这次晚会不同的地方就是紧扣一个主题,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表现。开场前两个节目强大的阵容让观众感到从上自下,万众一心,中国梦的实现是从每一件事做起的。

花鼓戏表演唱《移风易俗奔小康》、巴陵戏表演唱《携手绘蓝图》……整台晚会节目内容既紧扣主题,又充满地域特色,节目个个精彩。

20多天对演员是一次考验

“整台晚会除了1个节目是改编的,其他节目都是全新创作的,非常不容易。”魏传宝说,晚会既要有思想内容,又要不失娱乐性,加之创排时间短,只有20多天时间,这无疑对相关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

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新局的组织下,段华、梅实等多位文艺界知名专家参与创作,接到任务后,短短两天时间就拿出了台本初稿,然后马上进行讨论和打磨。还有很多节目的创作者来自农村一线,这次专项行动带来的改变让他们有感而发,使得节目内容有血有肉,非常有生活气息。

演员们也十分敬业,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在短时间内克服一切困难,积极配合排练。7人表演的群口相声《如今风气大不同》中,年龄最大的祝购良,为了把节目演好,每天很早就起来背台词,每次早早地就来到排练场地,不耽搁一分钟。小品《人情》的表演者李源排练期间感冒十分严重,天天打吊针,为了不影响进度,她拔了针管就往排练场地跑,没有一天缺席。演员胡学军马上就到退休年龄了,演了好多年的动作突然要改变,他一遍遍地重新适应,没有一句怨言。

为了让“治陋习、树新风”这股春风吹进每个人的心坎,对参与这次晚会的演职人员来说,虽然很累,但都感到痛快和值得。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 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