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

让产业兴旺成乡村振兴的推手
作者:莫流洁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3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楼区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油菜春季管理工作 戚壮波 摄

从泥巴路到水泥路,从土墙房到小洋楼,从撂荒地到产业兴的“金银地”,一栋栋大棚硕果累累,一张张笑脸洋溢在农民脸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岳阳楼区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奏响了一曲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致富欢歌。

狠抓科技培训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日前,笔者在郭镇乡麻布、建中、磨刀村田间地头看到,农技站的工作人员组成科技帮扶队,对油菜苗情、墒情、病情“三情”进行调查,全面掌握油菜生长情况,并为农户提供农技指导,帮助他们做好油菜管理,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2017年,岳阳楼区建立农民田间学校2个。田间学校建立后,他们认真制定了田间学校培训计划,开展田间学校培训30多次。纯农业村每个村举办培训班2-4期,培训指导农民37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1万多份。

曾星来自梅溪胥家桥村,今年流转土地30多亩种植西兰花等时鲜蔬菜,今年一家人已获纯收入60多万元。他高兴地说:“国家政策确实好,农技人员经常对我们进行科技培训,帮助农民致富。”

岳阳楼区建立完善了“专家+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巩固落实“专家联点联系、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工作机制。建立区、乡、村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确立了水稻、油菜、蔬菜、莲子等主导产业,筛选主推品种23个,主推技术19项,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实施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提高农业技术指导的到位率,不断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受培训农民平均年收入提高了2800元。

推广新型技术 确保农作物丰收

来自建中村的黄奎,是今年负责建设“水稻+虾”种养示范基地的种植大户,自豪地说道,“通过搞水稻+虾,我每亩地多收1500多块钱。周边10几户农户看中了,今年也想跟着我搞。”

岳阳楼区确定了2017年重点示范的三项新技术,选取了3个种植大户共同建设种植示范基地3个。包括位于郭镇乡建中村的387亩“水稻+虾”种养示范基地;位在枣树村的100亩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位于磨刀村和建中村的100亩再生稻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每个基地都明确了1名负责人和1名技术指导专家,根据基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生产技术方案和技术规程,还多次从省、市邀请专家深入基地,指导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技术难题。截止目前,基地年产稻谷130吨,出产龙虾9.75吨,基地平均纯收入增加2900元/亩,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户更新种植品种和方式,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强化质量监管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食品健康,我们示范园种植的食用菌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特别受客户欢迎。今年各种名优食用菌都卖了个好价钱!”近日,岳阳绿洲生态食用菌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小州看着棚里成熟的姬菇、猴头菇乐呵呵地说。

坚持“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引导种植大户转型升级,发展了建中阳光家园千亩时鲜水果园、绿洲生态200亩珍稀食用菌种植园、建中千亩油茶园、磨刀半岛千亩花卉苗木种植园,花果畈金凤凰无公害蔬菜种植园、虾稻共作基地等。

岳阳楼区全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导农业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行农产品抽样检测,去年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8.8%,做到了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群众消费放心,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 催生休闲观光农业

近日,在磨刀村百国园休闲农庄大棚内,只见一个个有机质“花盆”内,西红柿、芹菜、辣椒等各类蔬菜水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我们依托近郊交通便捷优势,发展休闲采摘、观光体验等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切实提升生产效益,增加收入。”农庄负责人李石安介绍说。

目前,岳阳楼区发展了占地30亩以上的规模休闲基地42家,其中国家四星级农庄1家,省级三星级农庄4家、四星级农庄2家;涵盖垂钓休闲、餐馆住宿、特色种养、农事体验等项目,形成了看、玩、吃、住、购、娱乐一条龙的产业经营链,以郭镇乡、梅溪乡、洞办等区域点片相连的休闲产业群正在逐步壮大。2017年,该区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经营额达9600万元。

(莫流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