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交“答卷” 请人民来“阅卷”

——“我看岳阳新变化”考察活动侧记


新华社长沙2月12日电(记者 周 楠)受湖南省岳阳市委书记刘和生、市长李爱武邀请,60名岳阳基层党员和市民代表于1月参加了“我看岳阳新变化”考察活动,考察参观当地2018年建设发展成就。代表们参观后感慨颇深,表示很认同岳阳市委市政府交的这份“答卷”,对岳阳市委市政府一年来的工作予以肯定,对岳阳的明天充满信心。

“还蓝天碧水

造福子孙后代”

走进城陵矶新港区,原本扎堆停泊的船只销声匿迹,凸出的码头浮桥消失不见,只有碧水蓝天交相辉映。

站在天欣货运码头,昔日砂石堆积的景象已成历史。望着眼前的湖光潋滟,市民代表李建国感慨万千,“市委市政府对沿湖风光带的砂石码头进行关停,还了老百姓碧水蓝天和无粉尘、无噪音的环境,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守护好一江碧水。过去一年,岳阳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在长江岳阳段163公里岸线上,曾经的39个非法砂石码头已全部关停。过去,这些码头堆场上砂山林立,机械轰鸣,卡车穿梭,长江生态环境伤痕累累。经过一年整治,岸线进行全部复绿,码头变身湿地,江面水鸟翔集。东风湖曾经是城区最大的黑臭水体,经过一年来的治理,已经旧貌换新颜,水质明显改善。“这里以前是个大臭水坑,现在变得路宽、水清、树多,真漂亮!”站在东风湖生态公园入口处,市民任凯心潮澎湃。

“抓好‘定海神针’

岳阳发展就势不可挡”

从“高精尖”的哈工大机器人到军民融合北斗应用产业园,再到“国际范”的城陵矶综保区国际商贸保税物流中心……“看变化”途中,代表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问,用镜头定格瞬间。

一年来,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筋骨”,岳阳产业项目建设阔步前行,产业招商刷新了“成绩单”,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技改扩能按下了“快进键”。

新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一批投资体量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既管当前、又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集中入驻;复星新材料、催化剂二期、东方雨虹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或竣工达产;科伦制药、华文食品等一批规模企业扩能倍增,实现产值税收翻番。

特别是引进“航母型”企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己内酰胺搬迁扩能项目,总投资200多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税收20亿元,可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链,相当于再造一个巴陵石化。新金宝年产1300万台喷墨打印机项目,达产后年综合总产值200亿元、出口总额20亿美元,解决就业2万人,带动形成千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岳阳人,34岁的朱刚在广州上学工作了12年。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决定回到家乡发展。他说,“实地察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岳阳发展的强劲动能,抓好这些产业‘定海神针’,岳阳的发展就会势不可挡!”

“唯有奋发图强

才会不负美丽家乡”

去年来,交通建设大会战、旧城改造、农村“空心房”整治、特色小镇建设等一系列动作,让岳阳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变。

随着湘北大道、岳望高速、三荷机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通车通航,岳阳的高铁、高速公路、港口、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在湖南乃至全国交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

在钱粮湖龙虾特色小镇和华容县墨山铺村,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相得益彰,让许多久居城市的参观者们惊叹不已。大家拿出手机拍个不停,然后第一时间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每张图片都迅速引发一波“围观”热潮。

一年多来,岳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内外兼修”,提出一手抓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解决内在实力“强不强”的问题;一手抓农村“空心房”整治,解决外在形象“美不美”的问题。市民代表陈勇说,现在农村这么漂亮,作为城里人都非常羡慕和向往。

岳阳市委有关负责人提出,发展需要人民参与,成绩当请人民验收,收获应由人民分享。73岁的老党员王秀珍,44年前随军来到岳阳,这次受邀参加考察使她深受感动:“真想不到书记和市长这么盛情邀请,请我们来‘阅卷’,真是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