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文化史上又添佳话

古匾文字辨识大功告成


□本报记者 苏世扬

题有“后学津梁”四个行书大字的一块匾额,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就被高高地悬挂在平江县上塔市镇黄泥湾大屋偏堂屋的房梁上。

它静静地注视和见证着那个清朝嘉庆二十二年建造的大屋场这一百多年的岁月沧桑和风云变幻。而木制匾额自身也渐渐老去,甚至题跋里的一些字迹已经模糊难辨……

殊不知,这块1909年代的匾额于当地早年兴学重教之风,实为最好见证。而匾额的题写者,则是时任平江知事的钱葆青。

进士及第的钱知事可是位大知识分子。

史载,1908年,方廷琛刚出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监督,便聘桂邦杰为国文教习,桂邦杰从而和吴汝纶、严复、林纾、郭立山、林传甲、杨昭凯、钱葆青、刘焜等京师大学堂国文教习,被称作“中国文学学科史上第一批文学教习”。多为文学史上集大成者。

钱葆青后来还当选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参议员。

一个偏远屋场小村落,因为重视教育而被县太爷、同时也是文学大咖的钱葆青青睐有加,题词授匾,实在难得!黄泥湾后来学子,刻苦读书果然不负厚望,人才辈出。

仅举几例,一个叶氏屋场,竟苦学出七位文秀才,三位武秀才。同是屋场学出的叶晓嵩,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解放后被周恩来总理聘为中央文史馆员。黄泥湾还走出三位黄埔生。黄埔四期的叶廷璋后任叶挺独立团营教导员。还曾担任平江启明女校督学。是1928年经毛泽东之弟毛泽覃介绍入党的老共产党人。还有后来走出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叶石坚,是航天工业部高级工程师。

劝学重教 ,后学津梁。这块匾的期望与鼓励着实令黄泥湾人重文崇文,也已然让他们自豪了一个世纪!

去年,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具有古民居文化和抗战文化的黄泥湾大屋的抢救修缮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以开工,“后学津梁”的古匾也被从腐朽不堪的房梁上取下拂去灰尘。只可惜一些文字模糊不清,很难辨识。

上塔市镇党委政府委托岳阳日报社的志愿者帮助辨识复原,经多次现场拍照,仔细研判,虽然识别了一些字,但还是有三个字踏破铁鞋仍无法觅得。

也是缘分使然,志愿者偶遇平江书友邓景星,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屡获奖项的他十分热心,即向涟源书友、同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蒋昌典求助,蒋老先生旋即用微信把匾额的照片发送到暨南大学教授、涟源籍古文字学家陈初生的手机上,同时也是著名书法家的陈教授果然名不虚传,与一百多年前的文学前辈钱葆青隔空对话,文思交流,力求完美地辨识出题跋全部。弥补了黄泥湾这块古匾的极大缺憾!

前后不到24小时,本报志愿者收到经三位书法家之手机转来的辨识微信,喜不自禁,且斗胆握笔在一百多年前的原匾上添字补正。

原文如下:邑治小学之兴后先相望,而以南江为最盛。而南江三十余校,又以双胜团为之倡其始。经营擘画,力任丝纶寔叶君衡甫之力为独多,学子莘莘弦诵不绝,将来必有英异瑰特之材出乎其间。叶君之功可没乎哉?

落款为:宣统元年乙酉秋七月,知平江县事钱葆青拜题。

可惜,匾上的三个印章已无法辨认了。

此匾内容说明当时平江县最高领导十分重视兴办基础教育,重视培养人才,发现先进地区和先进个人及时给予鼓励。

匾上补全的文字还向后人传递了这样的历史文化信息:清末民初,黄泥湾一带的地名称作双胜团,兴学重教的代表人物叫叶衡甫。之所以把匾挂在黄泥湾大屋的偏堂屋,因为叶衡甫就是黄泥湾人,另外,极有可能这一带的小学就设在黄泥湾,而挂匾的堂屋,即是学校的课堂。当年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正是通过这间堂屋的雕梁画栋、通过这块匾,连绵不断地向四面八方传出。

记者相信,这块充满历史文化的金匾,仍然会被黄泥湾人再次高高地、牢牢地挂在大屋内,以传承文化,激励后学。

图为黄泥湾大屋偏堂屋房梁上的古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