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辉煌四十年 浓浓民生情
作者:赵 芸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 芸

回望过去40年,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如花般在百姓心中绽放,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活力和社会自治功能,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给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城乡低保——

为困难群众筑就保障网

“现在日子还不错,政府每个月给我480元,够用了。”在巴陵大桥蘑菇亭里,72岁的李大爷正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下棋边聊天,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上。

让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是民生工程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基本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逐年增长,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全面提高,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兜底保障与精准脱贫两项制度实现有效衔接。

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逐年提高,今年分别达到了月人均480元和285元;城乡低保救助水平分别达到月人均320元和170元以上。全市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到7488元和4446元/年,同时从去年开始为特困供养人员新增加了照料护理费补助。近6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达56亿元,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要内容,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为了加强社会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确保对象精准,各级民政部门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和社会救助对象的清理整顿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清退,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养老服务——

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直住在家里养老的陈华老人今年75岁,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半年前又突发脑溢血,导致运动功能障碍,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今年6月,她住进了市康复医院老年医疗呵护中心。这里,老人实现了医疗救治、康复理疗、护工照料等多重合一的治疗。

“这里比家里舒服些,吃喝都不用自己担心,白天康复完后,还可以跟朋友聊天。” 陈华对于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特别满意。

近年来,市、县两级加大资金投入,先后投入2.4亿元,在市本级建成了市康复医院老年医疗呵护中心、市社会福利院老年护理中心大楼等养老服务设施;在县市区新建了平江县社会福利中心、临湘市社会福利中心、湘阴县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综合性养老福利机构,“一县一院”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框架基本形成。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创办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涌现出国泰阳光、华夏颐昌、白家山为代表的一批本地养老服务企业。

为解决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的问题,我市积极组织养老护理员参加省民政厅统一培训和市级定期培训,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上岗率达到95%。初步打造了4支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即养老护理员、养老管理者、养老服务志愿者、养老社会工作者,全市各类养老服务人员数量达到14000多人。

今年5月9日,我市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我市以此为契机大力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探索“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整合市内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信息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多项养老服务,力争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零距离”目标。

殡葬改革——

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为形成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的新风尚,我市积极推进殡葬改革,重拳整治殡葬陈年陋习,大力倡导生态殡葬理念,不断健全殡葬服务体系,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严查违规殡葬行为,加速推进殡葬事业发展,全市殡葬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我市对市殡仪馆进行公益性改造,设立文明悼念厅,出台奖励政策,降低殡仪服务收费,减轻人民群众治丧负担,引导、鼓励市民规范集中办丧,助推文明殡葬;启动岳阳县、华容县、临湘市等地的殡仪馆新、改扩建项目和云溪区等地的骨灰堂建设项目,全市已建和在建的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了60%的行政村。

推广生态殡葬,创新殡葬模式,倡导江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江葬已经成为我市生态殡葬的重要名片。

启动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乱埋乱葬专项整治,成立联合执纪执法队伍,先后查处各类违规殡葬行为近200起,累计集中迁坟11000多座,拆除平毁“活人墓”、豪华墓6700多座,整改坟墓近万座,复绿复耕280多亩。

我市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图为扶贫助残场景 (资料图片)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开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