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记者调查

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吗?
作者:李跃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这一论断带有偏见,但无法否认他所见的正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实。

接连几次,到报刊亭买杂志,发现自己过去常买的《读书》《随笔》《天涯》之类的人文杂志都不见踪影了。询之老板,老板说,过去偶尔会进几本,但一直卖不掉,只好退货,从此就不再进了。在别的报刊亭得到的是大同小异的答复。

更早之前,《万象》《读库》等有点小众意味的文化杂志就已经从报摊上消失。望着报架上剩下的除了《读者》《青年文摘》等青春读本之外的漫画类、电影类、游戏类杂志,我在想,难道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真实的阅读场景?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态真的已经退化或者说沙化到如此地步了吗?

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候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校园里流行读什么书呢?除了传统经典就是西方经典,记得学校里有一个叫“蔚蓝色”的政论社,课余时间大家聚集在一起,满嘴都是尼采、黑格尔、弗洛伊德,是萨特存在主义等新鲜名词——虽然我们其实对此似懂非懂,有点卖弄炫耀的意味,但在那个以经典为时尚的年代,我们的灵魂藉此完成了最初的苏醒与发育。学校对岸的县城里,还有一家名为资江读书社的民间读书组织,其人气影响完全可以与当今的某些明星演唱会活动相比拟。

那真是一个阅读的黄金时代啊。而今,随着坚硬的商业法则无坚不摧,随着消费主义日益盛行,经典阅读处于不断退缩乃至沦陷的境地。调查显示,我国人均购书量只占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谁又知道,在这个实用为上、一切讲究速成的社会,就算这可怜的购书量里,指向心灵的经典人文阅读又占有多少比重呢?与报刊亭下架人文杂志相对应的是,许多小型的社区书店也在陆续消失,还在坚守的,也往往靠售卖面向学生群体的教辅读物来支撑。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有一本著作叫《低智商社会》,他在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这一论断带有偏见,但无法否认他所见的正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实。当然,大前研一如果现在来中国旅行,一定会为另一种壮观景象所震慑,那就是不管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地铁机场,随处可见“低头一族”,手机阅读正在进一步切割、侵占原本属于传统书籍的时间。

也许很多人会问,手机阅读就不叫阅读了吗?在这个技术统领一切的时代,向手机阅读表示臣服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否则很容易被扣上“保守”的帽子。诚然,电子阅读具有独特的便利性,也是一种难以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不妨不带情绪地问一下自己:和过去相比,我们的阅读质量更高了吗?我们的思想更活泼、健康、有力了吗?我们是更深刻还是更庸常了?内心是更安宁还是更茫然了?或者说,我们如果连好好读一本书的定力与耐力都没有,是否还有足够的定力与耐力去面对这个世界,是否还能指望这样的定力与耐力从手机屏幕、从一堆冰冷的电子元器件中产生?

当然,我要说的是,其实早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前,纯正的纸质阅读就已经式微了,电子阅读只是加速了它的坍塌而已。那么,到底是阅读的无力催生了这个缺乏重量的时代,还是这个缺乏重量的时代造就了阅读的无力?大家都拥挤在文字的浅水层,成为思想的浮生植物,这样的景象会不会让人艰于呼吸?对于报刊亭放不下一本人文思想杂志的现象,我们要心存警觉、悚然而惊,而不是深陷其中、习焉不察。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帮扶触角越伸越广 服务群众“救急难”
“多亏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让我家渡过了难关!”对于岳阳楼区站前路街道望城岭社区的朱芳来说,每一分救助金都显得弥足珍贵。
隐私信息被“裸奔” 拷问公民权利保障
近日,南都记者暗访网络黑灰产业链服务商,证实700元就买到了同事行踪,包括开房、航班、网吧、银行信息等11项记录。个人几乎所有的隐私信息,都能被轻易查到,而且服务商声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冯小刚抱怨“路演”劳民伤财
电影营销花样不断翻新,如今,路演成了一大宣传方式。尽管导演冯小刚不久前对“路演”表示无奈,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行为,但为了《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他也仍要被迫“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