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然而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非常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中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只队伍就叫东北抗日联军。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东北抗日联军。
1937年七七事变时,东北抗日联军已建成共有11个军,达30000余人,并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3大游击区,抗联各军在辽、吉、黑广阔的原野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威胁着日伪统治,牵制了日伪军近40万的主力兵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反日游击队(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
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
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之后,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动摇了侵略者的大后方,日本侵略者不得不调集大批部队一次又一次进行疯狂地"讨伐",实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从1939年到1940年,日军展开东南满”大讨伐”,使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战争转入极端艰苦的斗争,但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意志没有被打垮,抗联部队缩编,开展小型游击战争。失去原有的游击区和根据地后,不得不转入人口稀少的深山区,以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为依托,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与超过自己十几倍几十倍的日伪军苦战。
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是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结果,它扩大了抗日军队,推动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