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外语就是比你更轻松呢?
作者:    来源:凤凰文化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9日    责任编辑:李玮哲

  


  较强的母语能力是更好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尤其对儿童来说。因此,被测试者的大脑关联性差异很可能是由他们先前的语言能力差异造成的:包括母语阅读量,以及社交程度。

  作者Angela Grant毕业于宾州州立大学人文院语言研究中心,研究领域集中于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和双语对认知系统的影响。

  有些人的脑结构更有利于语言学习

  Some people really are wired better for learning languages

  译者:水默默默 原文作者:Angela Grant

  还记得最后一次上语言课吗?无论是线上线下,浸入式教学还是翻译法授课,我敢打包票你学成后的语言能力和你的同学们不一样。也许你像我爱人一样,用第二语言读写要比说好。也许你像我一样,在课堂上能说会道在生活中却略显羞涩。也许你掌握了基础知识,却也再无其他。

  这些个人差异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从数学,音乐,到艺术,体育(想想奥林匹克女子体操金牌得主西蒙.拜尔斯与其他队员之间存在的差异)。但对于我个人所研究的领域——二语习得心理学——来说,造成这种个人差异的原因仍旧未知: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学外语更容易呢?

  早在中学时代,我就对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感兴趣,虽然那时我还不会使用这样的专业术语。更确切地说,我当时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我觉得学习西班牙语(之后是意大利语)是一种享受,而其他人却觉得苦不堪言。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于是那时起我便开始研究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学习差异,造成这差异的原因以及机制。

  注: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就在最近,我发现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柴教授和她的同事们,正在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保持清醒且不进行思维活动的情况下通过跟踪脑内氧气流来检测大脑运动)进行研究,题目正是上述我提出的问题,这让我十分兴奋。通过对学生们参加12周高强度浸入式法语课的情况进行观察,他们发现在语言提升上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

  据今年出版的神经科学期刊记载,为了进行这项研究,在浸入式课程开始之前,研究人员首先对这些英语母语的学生大脑进行了扫描。在之后的课程中,他们要生活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的双语环境中,坚持一周五天,每天六小时练习法语。如果你想快速学习一门外语,这就是正确方法。

  比起课业成绩或个人报告,麦吉尔团队选择让学生们课前课后分别用法语和英语说话,从而收集自然的语音资料(比如让他们讲述在海滩上的一天)和阅读片段。通过分析大脑扫描数据,他们发现各种语言行为的提升差异与先前就存在的大脑连接差异有关。简言之,参与者在静息状态下大脑中的氧气流,预言了其各项语言能力的提升情况。

  为了把分析付诸实践,研究人员首先做了一些关于大脑功能活动和语言能力关联性的预测。基于之前的实验,他们已经知道人在阅读时氧气会流向大脑的视觉词形区,而说话时则流向中下额回。分别以这些脑部区域为基点,麦吉尔科学家们对其与大脑其他部位的连接进行了估算,然后,通过还原分析法(对变量间关系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方法),在读说能力提升的情况下观察人的大脑关联图。

  


  不出所料,每一项语言能力——读和说——分别依靠大脑内部不同的功能连接。阅读,不包括说出声音,依靠的是中上颞回和视觉词形区之间的连接。与之相反,讲话,不包括阅读,则依赖于前扣带脑皮质与后上颞回和中下额回之间的连接。同时针对这两种语言能力,大脑内部结构本身的关联性越强,参加浸入式学习后的语言提升就越显著。

  大脑梭状回中部被认为是视觉词形加工区(Visual Word Form Area,VWFA),通常认为,VWFA与我们人类的阅读能力密切相关。

  这些发现同时又触发了更多问题。如果大脑关联性可以预言学习状况,那我们如何预知大脑关联性?作为科学家和教育家,我们如何能够促进这些关联?

  有一种方法也许可行,就是更深入的研究学生们的母语——此案例为英语——能力。尽管柴教授和同事没有公布测试学生参加训练前的英语能力差异,我却不禁联想到那篇关于美国双语学习者的文献。

  那项研究强调,较强的母语能力是更好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尤其对儿童来说。因此,被测试者的大脑关联性差异很可能是由他们先前的语言能力差异造成的:包括母语阅读量,以及社交程度。

  还有另一个关键问题:课程结束后的情况如何?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是否在大脑关联性上获得了更大提升(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提升和说话空间)?或者提升更小(因为关联性和表现之间的关系更直接)?

  由于经费和高退出率的影响,很少实验能够长时间跟踪调查语言学习者的情况,所以我们仍无从知晓上述问题的答案。我对于长期研究的难度有着直接经验:在导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对一小组西班牙语学习者进行了一年多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二语学习的深入,占主导的大脑区域和认知能力也会不同。

  随着对语言习得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转化成技术,用来提升个人能力。下一代的中学生正面临一个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世界,他们会需要我们的帮助。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听见集美”:百年学村启动公益性音乐文化活动
中国著名侨乡、百年学村厦门集美,以辖区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群体,以音乐为主线,将持续10个月,通过校地合作共建的模式,开展一系列接地气、参与度广泛的公益性音乐文化活动。
最火资讯
崇祯重用一种人给李自成帮大忙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大明王朝的内忧外患,有一部分这个造成的原因,和东林内阁的经济政策不无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把责任,全推到东林人身上,那也是极为不公的。如此一来,就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比如在阉党阁员执掌内阁时候,这个大明的农民,农业税每亩二钱白银,而在东林内阁执政时候,每亩农业税要收二两,翻了十倍。本来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发出勤王指令,命令各地部队解救京师之困,但是不料,他那帮太监监军降得太快了,结果最后勤王部队还没有赶到,大明王朝就崩盘了。
“乱世佳人”李丽华:生存就是以最柔软的身段与一个个时代周旋
毕克伟在《<春江遗恨>的是是非非与沦陷时期的中国电影》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很多沦陷时期在上海很红的演员战后去香港拍国语片,但他们都密切地关注着大陆的政治局势。从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乱世走来,一生经历了日军入侵、国共合作、国共内战,在不同利益团体、不同政治派系间闪转腾挪,辗转于大陆、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的一代影星李丽华,用时间打败了和她同期出道的艺人,打败了那个曾让她难堪、出丑的旧时代,打败了因委曲求生而招致的各种非议,她自己也终于被时间打败——3月19日,她于香港去世。上海女人作家黄佟佟将李丽华能游走于复杂的世情,周旋于各种政治势力与巨大变局之间,归结为上海人的精明和处世智慧。
曹魏名将,曹仁和夏侯渊谁更强一些
其一,对手分量:曹仁主要对手,周瑜和关羽。事实上,曹仁也好,夏侯渊也好,都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爱将,而且曹仁在当时认为勇猛首屈一指,“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其二,战绩,曹仁江陵抗周瑜一年之久,曾计诈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