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细听历史深处的弦音
作者:    来源:新浪文化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3日    责任编辑:李玮哲

  官北村古村落的村东口放置着一盘碾子,静静地躺在那儿,好像是一个古稀老者在等待着儿孙的归来,又好像是一个从不言语的地标之物等待着您来欣赏。碾子已经很有些岁月了,只那些消磨的不能再使用的碾磙子旁边就有三四个,不在旁边的恐怕是更多。现在的人早已经不再使用,也不知道它的用途何在,可是你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去倾听,就会听到它发出的那历史深处的弦声……

  碾子是公共财产,不管它是由全村共同购买还是由一户或是几户人家购买,都是供全村人使用。碾子的作用主要有三个,一是把粮食的外壳脱去,像谷子之类,二是把粗大的食物进行初级粉碎,像地瓜干等,三是不太干或者是粘性太大不适合用石磨磨的粮食粉碎加工。由于使用率高,碾子一般都放在屋里,这个屋子叫做碾屋。使用时间长了,碾盘和碾滚子上的凹凸槽会磨平,要请专门的石匠来将凹槽凿深,叫做“扒(ba)碾”。

  据介绍,官北村的碾子是由一个大户人家购置,全村人任谁都可以使用。介绍者特别申明,使用这个碾子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拉碾子的牲口排泄的粪便归这户人家所有。这样一来,他家就能攒很多的肥料用到农田里,庄稼长得好,粮食产得多,他家并没有吃亏。历史的面容往往会遮有一层面纱,而后来者却要向深处去想:在那个时代,一个村有牲口的能有几户人家?绝大多数没有牲口的人家不是也在使用着这盘碾子嘛!像那些小村甚至整个村子都是佃户人家的村子,这种较大“财产”碾子的购置和维修则只能是全村人的共同行为。难道官庄村这户人家不知道周边村这种通行的做法吗?

  这是历史深处的弦外之音!

  这是一种给别人的宽慰,他在告诉你没有白白使用,你已经有所付出,或者是你将来也会有所付出。又或者是暗示说:“换做你也会是这样,不是吗?”这是一种“富而仁”的高尚,排除居高临下的施舍,让人在一种平视中获得心理的安静。

  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体现,上善若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它传承的是施恩不图报,就像今天千千万万的人做好事不留名,只会告诉你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一样。犹如国家撤侨,这些侨民并不都是国家派出去的,有些甚至都没有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施行中,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中华儿女。这是中华文化的厚重,他将最优秀的品质融于到子子孙孙一句话、一件事当中,让感恩图报成为受于者的一种自觉。居高临下的施舍以求别人的感恩不是真的行善,真正的善行在于让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受益,而他们得到只是一种无形的回报,别人的尊重!

  我们应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千千万万个感恩者,他们会像发生在我们这座城市里的“微尘”一样,去回报社会和大众,而不仅仅是那一个人。一处村落,一幢老屋,一件老物,它是一个个配乐故事,只要你用心,就会听到那历史深处的弦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