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女德班”的兴起:有些女人缺的不是妇德,而是自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4日    责任编辑:宋倩

 

近日,辽宁抚顺“女德班”在教学和讲座中出现“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等雷人语录、相关短视频引发网友关注。一时间,女德班和传统文化教育被推至风口浪尖。

这也不是女德班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相反,如此明显的反智反人权学说,好像很有市场。

女德班这种所谓的流行浪潮,正折射出某些现代女性,在家庭危机面前彷徨无助、无所适从的窘境。裹着“传统文化”外衣的歪理邪说以速效药的面目出现,给她们忍受压迫提供了“合理性”,教人顺从,教人忍耐,教唆人心甘情愿成为生活的奴隶,让她们非正常的生活显得正常起来。

但是,女德班不是为文化存在的,这只是一笔精明的江湖生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它用无比坚定的口吻,兜售了最便捷的解决方案,让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却让另一些人越走越远。

“婚姻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

“点外卖不刷碗是丧失妇道。”

“女强人下场都不好。”

“无论丈夫说啥,我都说’是、好的、马上’。”

“女人就是要做到少说话多干活,一定要闭上自己的嘴。”

“女子不应该往上走,就应该在最底层。”

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上述观点言论荒谬到不值一驳,但是在女德学习班的学员们,却一个个感动得痛哭流涕,决定痛改前非。她们一边用手去擦厕所,一边说自己的心比厕所脏多了;她们说做家务就是一个女人的本分,以前犯错太多了;还有个女学员说,之所以来到这里学习,是丈夫希望她恢复女子的德性,变得柔顺。

上个世纪初以来,无数先贤前辈为了“男女平等”而奋斗不已;建国以来,“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更被写入了宪法。但这些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成果在这些女德班里似乎都化为了乌有,真的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偃旗息鼓多年的男尊女卑思想近些年来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又开始有所抬头,把封建的糟粕改头换面端了出来。

所谓“女德”,本身就是把女性推上了不平等的位置上。

我们日常生活里说的“谨言慎行”、“贤惠孝顺”、“勤俭持家”,一直是中华民族里的传统美德,但在女德班里,他们“讲授”的传统文化已经走偏了。

女德班为忍受压迫提供“合理性”

这些以“女德大师”或者“传统文化布道者”姿态出现的人,俨然聚成了一个圈子。

但其实“传统文化”就是个幌子而已,这群人聚在一起,分明就是在传播封建迷信,裹脚布拆开来,都能绕地球一圈。这时问题来了,如此明显的反智反人权学说,好像很有市场。

这两年,“女德班”之类的新闻一冒头,就会被群起而攻之,但人民群众对糟粕的唾弃和抵制,就仿佛打地鼠一般,这边刚打下去,那边又冒头了。而且那些鼓吹者、信奉者,似乎也不尽是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没念过几天书、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在贫苦的生活中挣扎。

参加女德班的女子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是家里或是丈夫送来的,要恢复“女德”,有的是在别人推荐鼓动下自己去报名的,还有的是一些公司企业把女员工送去培训。

而现在这些女德班的开办者在知识认知层面都是不入流的:女德讲师丁璇是初中学历;热门视频“辽宁抚顺女德班”的校长康金胜和他的哥哥康金利,也是“传统文化”宣讲人,则都自称早年没好好上学,混过黑社会,直到被“传统文化”感化。

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校长康金胜

这些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拿着一些道听途说的伪知识招摇撞骗,却能把许多人忽悠得团团转。不是说初中学历就不能有所成就,也不是说浪子不能回头,而是他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成就耐人寻味。

为什么一些女性心甘情愿去听信这些自我降格的宣教呢?女德班这种所谓的流行浪潮,正折射出某些现代女性,在家庭危机面前彷徨无助、无所适从的窘境。她们无法化解真实的威胁,所以转而寻求女德等洗脑说教来自我催眠。

女德班给她们忍受压迫提供了“合理性”,让她们非正常的生活显得正常起来。哪怕女德班的说教术错漏百出,信徒们还是无比虔诚。

更可怕的是,不管是追随者还是“布道者”,他们似乎都挺真诚的。尽管某些“老师”会打着弘扬传统的旗号做生意,但在不停的洗脑和被洗脑之中,她们仿佛真的相信,那一套“理论”能指引人们摒弃一切“恶习”,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

丁璇被网友喷的讲座言论

抚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宣传片里,花了不少笔墨叙述学员们的“劳动”:男学员种地,女学员做唐装。有没有男耕女织的即视感?一座初级版的乌托邦若隐若现。

“女德班”们的拥趸,未必都挣扎在社会边缘,但这些人在精神上未曾独立过。当痛苦和迷茫袭来时,她们毫无办法。此时,裹着“传统文化”外衣的歪理邪说以速效药的面目出现,教人顺从,教人忍耐,教唆人心甘情愿成为生活的奴隶。

她们扛不住内心的无助,只好对着女德班惟命是从,这可比和命运抗争容易多了。精神上的愚昧,可能比知识上的愚昧更可怜。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度是媒体猜测的热门人选。她出版于1958年的小说《使女的故事》被改编成最新美剧,今年春天刚播完第一季。故事幻想了一个恐怖而“有序”的未来世界,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被抓起来,成为“使女”,代替权贵们不孕的妻子,为“国家”生育后代。这个乌托邦等级森严,严格禁欲,“使女”们完全沦为了生育工具。

故事的两个桥段最是意味深长。一个是,某权贵的妻子,在“乌托邦”建立前是著名学者,可以说,支撑乌托邦的理论构想就是她提出来的,但“乌托邦”建立后,她不再被允许做学问,更不要说参与政治。另一个是,表面禁欲的权贵们,私下里却经常出入声色犬马的地下俱乐部。

所有违背人性、违背文明的伦理体系,都是矛盾的、脆弱的,它回应困境,却在制造更多的恶、更多的难题。文艺作品习惯假设极端情形,揭露荒诞逻辑的毁灭性后果。在“女德”还魂的当下,幻想小说里的故事还真是一记犀利的警钟。

女德班只是一笔精明的江湖生意

女德班在全国遍地开花,还不是偶然。

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危机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这种女德班的市场繁荣。夫妻关系、家庭结构的脆弱化,让一部分女性迫切寻找应对策略。恰好此时,女德学堂等机构,用无比坚定的口吻,兜售了最便捷的解决方案。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女德班与复兴传统文化毫无关系,而只是一笔精明生意而已。

不叫“女德”,可以叫“国学”、“传统文化”,甚至“女学馆”、“新女权”,哪怕其实质和这些名称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些培训班的本质,是非常规的经济活动,即江湖生意。

令人匪夷所思的“传统文化”

之所以说是“非常规”,是因为它们并不像正常的商业活动那样明码标价,却和传销活动惊人的相似:我们不是来收钱的,而是来帮你挣钱,迈向成功,获取幸福的。这样一来,加入者先天就低了人一头,你不是理直气壮的消费者,而是变成了女德班施舍的对象。

几乎所有女德班在宣传时都打着“公益”、“包吃住”的旗号。“包吃住”的关键,在于封闭。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周围人不停地对你进行高强度的洗脑,恐吓,甚至霸凌和虐待,除非有极强大的心智,不然绝不可能抵抗住这种精神催眠。

这等于把自己亲手送进了杨永信的网戒中心,进去容易,出来,那就难了。可惜,中国很大,不具备常识的人收割一遍,也能挣个盆满钵满,足够撑起一个行业。

江湖生意,从八十年代起就有。有点年纪的人,可能会记得那时让全民狂热的特异功能,比如耳朵认字、气功、香功、中功、各种另类疗法,还有各种骗绝症病人钱的藻、灵芝等等。

这些江湖生意都有相同的模式:一套完整的仪式,一个声情并茂的故事,口耳相传,严格的内部阶级,还有,地方保护伞。只要地方政府里有个别迷信愚蠢又贪钱的官员给予他们局部的、暂时的保护,就能让某些人赚上一辈子也用不完的财富,也因为这样,不管有多违和,这些国学培训班大多喜欢打着“爱党爱国”、“民族崛起”的旗号。江湖人的逻辑是很清晰的,和谁过不去,也没有必要和钱过不去。

女德导师们伪造出华丽的头衔,张口来一篇信誓旦旦的演讲,的确能让有些人在充满不确定的现代生活中获得一些确定感。

这一切,对女德班的信众来说,是飘摇人生中的大安慰。信众们被骗走的不是“智商”,而是在人生危机时刻铤而走险的押注。女德的复辟,让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却让另一些人越走越远。

谁都知道,试图套用那漏洞百出的学说,来化解自身的具体困境,终究是徒劳无益的努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