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头条

洞庭湖量多体硕的龙虾爬哪去了?
作者:韩 章 颜 君 陈三星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7日    责任编辑:小君

  拽出60只渔具 难觅一只龙虾,产量历史同期最低

  洞庭湖量多体硕的龙虾爬哪去了?

  渔民们企盼,现有水位能维持一月有望秋季挽回损失

  口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 章  颜 君 通讯员 陈三星

  

       7月26日17时许,在岳阳县中洲南套码头水域的渔民王元根夫妇,在炎炎烈日下,用高压水枪冲洗从湖里拽拖上铁船的一堆笼网,准备提前歇业放入库房。停靠周边的10多条渔船上的渔友们,目睹其景,心情无不沮丧。眼下正值捕虾旺季,可今年洞庭湖的龙虾却离奇稀少且个体瘦弱。尽管时隔八天才将放到湖里的数百渔貝取出水面,但常常60只虾笼里也难觅一只龙虾的影子。一次次面临这般惨淡情景,使王元根夫妇心底透凉。往年同期渔民在东洞庭湖日捕龙虾数百公斤的场景消失殆尽,致使一些心灰意冷的专业捕捞渔民和龙虾经销商们,心有不甘地提前歇业。“今年龙虾交易价格一度涨至50元/公斤,虽然创下历史最高的价格,可捕捞量却不及历年的三成。”祁红星、王元琪等专业渔民及朱冬清、邹保成等龙虾收购商们,对今年洞庭湖的龙虾产量奇低颇感无奈。


  

       3000网具下湖 六成空无一虾

  

       每年6至7月,通常是洞庭湖盛产龙虾的黄金时节,一条备有2000只虾笼的渔船,一天可收获200余斤干净体硕的龙虾十分普遍。可今年,渔民们再也没有体会龙虾满仓的盛景。“600只虾笼,哪怕隔三天起一次网,捕获的龙虾往往不足3斤。”祁红星是岳阳楼区专业捕捞渔民,也是长江信息报记者多次采访报道的对象。7月25日下午,提及今年洞庭湖龙虾产量及收入时,他连连唉声叹气。春季禁渔结束后的前几天,他在洞庭湖上曾一次起网捕获150斤龙虾。当时的交易价格是13元/斤,收入了1900元。可在之后,每天捕获龙虾的数量日渐减少。备有3000多只虾笼的祁红星夫妇,起先是隔天起一次网,后来改到3天起一次,但捕捞量从未超过20斤。在去年同期,每天龙虾捕获量都在160斤以上,经常捕获龙虾400斤。今年洞庭湖龙虾产量离奇稀少,让他感到十分地压抑。在洞庭湖上捕捞作业20多年的他,印象中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惨淡场景。尤其是在龙虾交易价格一路飙升时,更让他感到惋惜。

  

       在岳阳县中洲南套码头水域一带捕捞作业的王元根夫妇,在捕虾季节不曾感受到一次丰收的喜悦。购置400多条地笼网下湖捕捞,起先只收获20斤龙虾,鉴于产量太低,他们夫妻决定3天起一次网,但仅仅也只收获10来斤龙虾。考虑到捕捞成本的因素,王元根夫妇决定时隔8天再起一次网,但同样也只有10来斤。“有时候在10几条地笼里面,仅起获几只瘦小的虾子。”王元根告诉记者,今年洞庭湖的龙虾不仅产量低,而且个头也特别小。这样的情景他在洞庭湖还从未遇到过。每天顶着烈日,带着希望与期待投下网具,但收获却屡屡令他心灰意冷。考虑到每条地笼的购买成本都要花费150元,而每次出湖捕捞的入不敷出。于是,他提前将地笼清洗入库,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在这期间,王元琪四处向渔友打听,希望能够找到龙虾丰产的水域,反馈的信息令他心底透凉。


  

      价格一路飙升 生意异常难做

  

      朱冬清是洞庭湖野生鱼行的老板,他在街河口经营龙虾20多年,每到龙虾收获季节,他便驾驶快艇在湖上向合作的35条渔船收购龙虾。今年最多的一天,收购量也不足 1000斤。25日,他从10条合作渔船上仅收购湖虾300多斤。“有的渔船,仅捕获一两斤龙虾,首次体会洞庭湖龙虾产量稀少。”朱冬清告诉记者,而在往年,从未遇到龙虾收购困难的现象,只担心销路。由于天气异常炎热,加之捕捞量日渐稀少,出湖捕捞的渔民往往收入不足油料支出,所以干脆停船上岸避暑。“湖虾的收购价格一路飙升,而对外销售的价格却提不上来,生意太难做哒!”朱冬青颇感无奈。去年同期,即使个头最大的龙虾收购价也仅15元/斤,今年一上市就是12元/斤,由于产量低,洞庭湖上龙虾的交易价格隔几天就上涨一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交易价格一路飙升。由起初的13元/斤,一路涨至25元/斤。“龙虾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高的价钱。”

  

      邹保成是洞庭渔都的龙虾批销大户之一, 提起今年龙虾的行情,他便“牢骚满腹”。曾经在洞庭湖上从事30多年捕捞作业的邹保成,深刻地体会到今年洞庭湖龙虾减产的苦楚。“今年洞庭湖龙虾产量不及往年二成。”邹保成告诉记者,去年同期有时一天收发湖虾万余斤,而今年经销的湖虾总量还不足一万斤。今年洞庭湖虾不仅捕捞量稀少,而且个体又小,价格却创下历史同期最高,这令无数龙虾经销商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恼。

  

      洞庭湖龙虾产量低、价格高,直接冲击到餐饮行业的经营。居高不下的价格令一些餐饮单位望尘莫及。以经营洞庭湖野生鱼虾,颇受消费者青睐的三角线万家渔火酒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往年这个时候最多一天卖出300斤洞庭湖龙虾,而今年一天连购进200斤大个龙虾都难!”作为洞庭湖曾经最大渔贩子的何建国,面对龙虾行情,他继续采用高价收购洞庭湖最大最好龙虾策略,尽管利润明显下滑,但他要力保对顾客的承诺。


  湖里龙虾稀少,渔民被迫提前将网具洗净送进库房

       

       水位变化无常 影响鱼虾繁衍

  

       昔日洞庭湖量大个硕的龙虾今年为何逐减?带着疑惑,长江信息报记者采访了长期工作在护渔一线的岳阳县渔政局工作人员李慰林。他告诉记者,洞庭湖上半年水位持续偏低,气温偏高,鱼虾繁衍困难,大部份虾苗干死,晒死,是导致今年洞庭湖鱼虾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的一、二、六月份初来水后,芦苇山的臭水、死水纷纷流入洞庭湖,导致鱼虾生存率低。”李慰林坦诚,春禁一碗籽,秋收一担鱼。按照古历推算,现在还是6月,到中秋节后如果水位下降,捕捞会容易很多,渔获物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多些。

  

      目前洞庭湖水位也偏高,鱼类都巳经分散进入苇山觅食,渔民很难捕捉到。加之现在渔民主要以丝网,地笼子等传统简单的方式捕捞,相对其它非法渔具,捕捞量要少些。由于渔政执法力度的加大,像迷魂阵这种非法的业次基本杜绝。

  

      关于今年洞庭湖龙虾减少的原因,生态保护志愿者何大明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洞庭湖是季节性的湖泊,龙虾是甲壳类生物。龙虾对它生活的水域是有要求的,每年的九月份龙虾开始打洞准备繁殖过冬,待开春以后龙虾在洞里面繁殖成长,等待桃花水的来临。今年渔民与龙虾期待的桃花水迟迟没有等到,致使龙虾所产的小虾苗大部分在洞内缺水干死。


  “洞庭湖的龙虾,味道就是不一样!”


       期待水位稳定 秋季挽回损失

  

       洞庭湖龙虾产量逐减,促使渔民采取了对应措施。祁红星在一周之前,逐步放弃捕虾,转而发挥个人的传统捕捞技能,在贮木场水域专捕桂花鱼、梭子鱼。根据鱼的个体大小,祁红星配置了不同规格的丝网。“平均每天能捕捞近20斤梭子鱼,收入600元左右”。祁红星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他每天捕捞的梭子鱼,都是去年秋季产籽长大的,平均一条鱼重3两,有的重达半斤,水上交易价35元/斤。“而今年产籽的梭子鱼,还只有寸长。”祁红星推测,待到今年长大的梭子鱼上市时,价格恐降。

  

      目前洞庭湖龙虾捕捞旺季已接尾声,而其它的鱼类尚难捕捞。在岳阳县中洲南套码头水域的渔民王元琪夫妇决定等待时机。“如果现阶段水位不再速降,若能保持一个月时间,秋季捕捞的收入,有望能弥补龙虾减产损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