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谢凌)在湖南理工学院学生宿舍区,只要打开水龙头就有热水流出,全靠太阳能光热与地源热泵综合应用技术。这是我市82个已竣工的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的其中之一。3月15日,从市住建局获悉,我市基本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任务,将接受湖南省住建厅专家组验收。
岳阳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自2012年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湖南省实施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建筑节能降耗,实现了建筑节能设计率、施工率达到100%。特别是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价值,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促进了我市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发展,助推了建筑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城市环境和品质得以显著提升。
根据本地可再生能源条件,我市主要利用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和太阳能光热与地源热泵综合应用三种技术,对已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设中的公共建筑,特别是机关办公建筑、酒店、医院病房、学生宿舍、工厂集体宿舍等能耗高的建筑物,大力推广实施,形成了良好示范带动效应。
通过5年的建设,我市共启动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84个,总建筑面积达461.19万平方米,折合应用面积为196.69万平方米。已竣工项目82个,其中地源热泵项目7个,建筑面积69.05万平方米,折合应用面积74.54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75个,建筑面积385.70万平方米,折合应用面积115.71万平方米。在建的地源热泵示范项目共2个,折合应用面积6.44万平万米。累计共完成建筑面积454.75万平方米,折合应用面积190.25万平方米。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念平认为,岳阳近几年来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特别是对医院、学校等公益性建筑为湖南环保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持续改善了生态环境,城市碳排放减少;另一方面提高了城市品位,节能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
据测算,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作形成每年约9164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节省开支约4500万元,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2726吨,二氧化硫183吨,粉尘9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