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越落后,创业者数量越多。
虽然有悖直觉,但这确实是事实。
任何时候都是创业的好时机,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可是创业首先就是做人。木心说:“人只要是坐下写东西,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在“谈自己”。我说,“只要我们开始谈创业,即便说的是团队,道的是产品,讲的是市场,其实,都是在说创始人的问题。”
创业就是做人
我发现好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是随着外部大势而起,所以我特别注意寻找外部结构性的机会。我发现很多创业者一开始不一定有特别多资源,但他做了以后慢慢就积累起来了势能。所以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想做些事情,但都误以为领头很难,而且大家都害怕承担风险,所以往往你大胆去做了,就会有各种人找上门来了。
讲创业方法论的,基本上都是不可知论者,他们不认为未来是可预见的,即使是部分可预见也都需要逐步验证。不必费尽心机去研究寻找趋势,更多的考虑今天会发生什么?明天会发生什么,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确实是完全正确的。还有这么一些人,在他们的眼里,未来相对更为积极,居然不是不可知的。这种人不用去试错,他们需要的,只是认真思考,然后想出来的东西就是直接命中靶心,这世界是这种人的天下,他们才能更清楚的看到未来。也许可以这么理解:在走向成熟的路上,最初阶段只能靠精益创业,因为那时候不管我们是不是可知论者,这世界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知的。
作为创业者才能深刻的感觉到,人生的各种机遇可能就在分秒之间。前 N 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会在几个月内或几件事情上迅速释放,而释放出来的势能会把你推到一个湍流的位置上,你所能做的就是掌握好节奏,要么继续迅速崛起,要么可能就要被遗忘。如果运气好,也许前一天还是屌丝,下一天就是财务自由的赢家,如果把握不好,也许前一天还是一个屌丝创业者,下一天就被批判的狗血淋头了。
创新往往在边缘发生,寡头时代亦有寡头思维,不跟风可能就是边缘人的机会的开始
创业,本质上是经商、做生意,其他的所谓梦想、社会价值都是衍生物,都是附属品。
大多数国民身上散发出来的共性往往是仁义道德、理想主义情怀。许多人创业是因为觉得社会应该做到的事情没有做到,是因为出于追求真善美的梦想或人道主义责任感。
这些梦想主义或英雄主义者创业,固然有它的意义,更多的草根创业者资源、能力非常有限,在创业初期即给自己的事业冠以公益的使命,往往会使导致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找不到市场的准确切入点,在商业运营上常常非常艰难。
创业者要创立的公司,其核心属性是一个商业组织,把自己的企业发展成为架构成熟、基础牢固的商业帝国才是创业者的第一使命,至于说其它的社会责任,初创企业能够赚到钱,能够交税给国家,就已经是最好的社会责任承担者了。整个社会的缺失或不足,哪里是我们一个草根创业者可以弥补的。
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横向领域中扩张,纵向领域中延伸。具体表现就是“只要能取代的上游都要去够一下,只要能触及的C端都要去争取一下”。所以对于有人又有钱的巨头公司,基于长远布局的正确性,战略思考的角度早就变了,现在的问题不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什么该被做”。所以你会看到互联网公司做金融,做汽车等等。自己不行不要紧,只要事情本身有意义,就算买公司,招团队都要做
创业,要洞察到某种趋势与先机,洞察到一种潜在的用户需求,洞察到一个商业契机而走上创业道路的,才是最靠谱的。
没有洞察力的创业者,进行市场分析和战略研究时,只会堆砌媒体文章和冗长的数据,很少有清晰的思路和自身的观点;有洞察力的创业者,善于从众多的信息与行业现象中,通过他自己的独特视角找到新发现,他们基于这种发现去整合和梳理资源形成符合商业逻辑的、合理的输出,那就是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
要找准方向。你要选择尚未成熟的行业去切入。如果是一个成熟市场,你杀进去的话,那各项指标的要求对你都会非常地高。第二点就是,你要努力找到用户爆炸性的增长点,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并构建起自己的竞争力。第三点是说,你在垂直细分市场站稳后,要努力尝试以点到面的扩张,对链接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要形成生态圈,业务进行联动。最重要的一点,你选择的这个方向,不要跟BATJ这些传统互联网大公司的主营业务正面竞争,因为现在确实已经不是群雄逐鹿的时代了。
当创始人发现之前制定的特定目标很难实现的时候,或者当创始人实际上根本就已经失去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如果在业务推进的主线上,存在着一些支线逻辑,并且支线是可推进的,那么先把完成支线上的侧向目标作为短期内最核心的任务,可能是更可靠的方法,甚至在大多数时候,达到一两个侧向目标的同时,你会发现主线已经变清晰了,很可能顺便就完成了原定的主线任务。
有些公司会选择把「为世界100强提供某项服务」作为切入点,然而受限于成熟企业冗长的采购流程和复杂的决策机制,或许当创业公司真正获取到第一个客户的时候,公司已经现金流断裂,濒临破产。还有些公司会选择一项挑战极高的方向(比如前沿技术)作为切入点,如果科研进展不顺利,又没有后续的资源支持,公司就会很快陷入没有资金的窘境。简而言之,选择一个「足够容易」的切入点,对于切入速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