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黄诚成)9月14日,岳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展示新成就 喜迎十九大”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文健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通报。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优化办主任陈岳林,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刘畅,市发改委园区科科长李文芳,分别就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严惩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以及促投资稳增长取得了哪些成效等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周文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发展新增长极、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强力推动岳阳发展站上了新的更高起点。五年来,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持了综合实力全省第二的位置。
在回答记者“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严惩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的提问时,陈岳林说,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今年上半年,共受理举报投诉和省市交办件400多件次,市优化办亲自查办的典型案件近200件,其中省市领导交办100多件。以“零容忍”的态度,按照“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有案必查、查处必严”的要求,及时采取得力措施依法依规依情依理严厉查处。向市纪委监察局、市政法委、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委问责办等移送案件或线索100多件,约谈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涉公人员200多人次,下发交办、督办函60多件次,通报3次,问责处理干部20多人。
发改委作为投资主管部门,在“促投资稳增长”上取得了哪些成效?刘畅介绍说,在投资的引领下,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五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2012-2016年,全市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694.1亿元,年均增长34.2 %;民生保障累计完成投资646.6亿元,年均增长61.3%;生态环保累计完成投资503.2亿元,年均增长29.9%。比如,通过实施环南湖“13118”工程、王家河流域治理、十大片区棚户区改造等一大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项目,城更美了、水更清了、路更畅了,发展的环境更好了,后劲更足了。
目前全市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如何,未来有哪些设想和考虑?李文芳说,产业园区实现了“项目满园”,截止到今年9月1日,全市产业园区累计签约产业项目270个,签约投资额614.3亿元;开工产业项目113个,完成投资48.8亿元。未来几年,将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大跨越”的目标,在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四大领域科学谋划,全力推动产业园区创新崛起、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技工贸总收入过1000亿元的园区达到4个以上,过500亿元的园区达到3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