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郭亮:提着脑袋干革命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9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灿英吾爱: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 此嘱 临死日 郭亮”

——郭亮遗书(资料照片)

1928年3月29日,湖南著名革命英烈、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郭亮英勇就义,时年27岁。郭亮离开我们迄今整整90年,但人们丝毫没有感觉郭亮的离去,郭亮大无畏的形象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其浩然之气让人热血沸腾。

“湘水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仇?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1916年,年仅15岁的郭亮在长沙街头看见了被杀害的革命党人头颅,咏作此诗。

12年后,郭亮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他的头颅挂在长沙司门口示众三天三晚,又移至他的老家铜官东山寺戏台示众。远在上海的鲁迅听到这一消息,不能自已,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愤怒指称:“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有的”,痛斥敌人的凶残,高度赞扬革命者的牺牲精神。

“提着脑袋干革命”的郭亮,被毛主席称赞为“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

郭亮1920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过从甚密,参加了新民学会、湖南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1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时,郭亮十分反感唱着高调却又贪生怕死的投机者,“有的人入党,只是献出一张空嘴皮,我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1922年5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郭亮任委员,分管工人运动,到长沙新河、岳州车站开展铁路工人运动,建立粤汉铁路岳州工人俱乐部,发展党员,组建岳州站支部。

“湘水激荡漫江仇,利剑断水水更流;善恶尽管多颠倒,自古英雄不低头。”同年9月,为抗议铁路当局虐待工人,郭亮带头卧轨,发动了震撼全国的粤汉铁路大罢工。11月,全国铁路工会最早的统一组织粤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他被推选为秘书。

1923年1月,他回铜官先后担任铜官陶业工会名誉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工农部长,湖南外交后援会主席,积极创办《救国周刊》, 领导陶业工人抗税斗争,组织群众向省长赵恒惕请愿,开展查禁日货、对日经济绝交的爱国活动。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郭亮根据党的指示,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被选为国民党湖南省临时省党部委员、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负责工农运动。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联络各界成立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被公推为主席,组织长沙两万多人举行夏节(农历五月初五)总示威,宣布对英、日的五项经济绝交公约。12月,又联合各公法团代表火烧日商歪船,要求收回长沙大金码头。长沙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热情再度高涨。

1926年5月,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郭亮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


不久,他回到衡阳,同何叔衡、夏曦、曾三、熊亨瀚等组成了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别委员会,大力声援北伐。全省工团联合会正式改组为湖南省总工会后,他任委员长。他用很大精力训练工运学员,扩建工人纠察队,还潜心研究几年来工人运动的经验,写出了《湖南工人运动之过去与现在》一文,以指导当时的湖南工运。

1927年4月,郭亮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5月,他代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应对马日事变后长沙出现的危险局势。事变后辗转到武汉,出席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

南昌起义前夕,中共中央长江局派郭亮到贺龙部队做政治工作,参与拟订武装起义的作战方案。8月任农工委员会委员,参加南昌起义军南征。在广东潮汕地区失利后,郭亮经香港到上海找到党组织,被党中央任命为湖北省委书记。1928年1月又被任命为新组建的湘西北特委书记,由于工作需要尚未启程,又改任湘鄂赣边特委书记。

郭亮在岳州化名李材开了家“李记煤栈”作为特委机关,又另开一处饭铺作地下秘密交通站,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发动工农开展武装斗争。由于他的努力工作,湘鄂赣三省边界的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1928年3月由于叛徒告密,他在岳州被捕并连夜押往长沙,28日午夜壮烈牺牲。

郭亮的英名和业绩在全国广泛地流传开来。当时的中共中央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发表文章称:“郭亮是湖南职工运动的开创者。江西之安源、湖南之水口山、长沙,横亘湘鄂赣三省之粤汉、株萍两路,这些地方工人及其他产业职业工人,都是在他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下而组织而斗争的。”(张小弓)

相关链接

郭亮生平

郭亮(1901—1928),湖南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长沙望城人。在长沙求学期间,由毛泽东引荐加入新民学会和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后,致力于湖南工人运动。历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湖南省委代理书记、湖北省委书记、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等职。1928年3月27日在岳阳被捕,28日午夜在长沙英勇就义,时年27岁。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