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北大聊猫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5日    责任编辑:李玮哲

  


  作家手记

  卢宗仁

  终于有机会到北京大学培训一周。自七年前在清华大学读书半月,走过荷塘,品过月色,未名湖就已标注为我的下一个学习驿站。2016年6月21日,我跨越千里,真真实实的睡在了未名楼,依偎在北大的怀抱里。

  时令当夏,北京也一样的热。早晨和夜晚,是一天里呼氧透气的好时光。听课之外,我几乎就在北大校园里溜达、转悠。凌晨五点,天已大亮,小背包一挎。配休闲短裤,着轻便凉鞋,北大的林子里多了一只快乐的鸟。

  北大真是方正,有东南西北门。慢慢一圈走下来,约莫两个多小时。对于一个来自湖南洞庭湖边的湖湘人来说,未名湖,并没有带给我多少撞击眼球的视觉惊喜。除了湖边有些资历的柳树给人低调的印象,除了湖的形状恰似大脑的形状,水的清幽闪现镜片下的深邃,“一塔湖图”有些意境,等等。其他好像都很朴素平常。

  离开北大前的头一天,一吃完晚饭,又潜入了校园。在一条逼仄的巷道口,我看到了两只形象恐怖的猫,肚皮裸露红肉,仿佛露出了助骨。是病?被狗咬?还是人的伤害?原本准备拍照,猫已跳上围墙,似乎在逃避。心生恻念,也就作罢,进巷往前走去。

  我进入了燕园。记忆里,也只有隐隐约约读过或者听过这个名字。来北大前也有朋友在电话里说,那个什么多少号可以去看看。这里的房子都是一小幢一小幢的,相对独立,有围墙或是篱笆隔开,一房一园为一院。有木门铁门木栅门,院内有老树、花草、菜地,也有爬山壁,废品堆,破桌椅。青瓦屋看得出文物的辉煌与沧桑,杂草院却是难掩的荒凉与残败。我就真的不理解,这么一个神圣的学院,这么好的一块宝地,这么多的国宝级的别墅,为什么就没有好好利用呢?

  太阳西下,黄昏正好。老榆树老槐树的尖梢上涂上了金黄,一顶帽子似的好看。正徘徊于暮色和诗意,踌躇于古朴与荒疏之时,远远的见一位大姐骑一辆自行车过来。她在离我十几米处停下,拿出一些什么东西放在一栋也无人租住的房屋外廊台上。我走过去,出于好奇,内心也正是希望找一个人聊聊北大。大姐正欲推车离开,我主动搭话:“您这是什么呀?”“猫粮。”见我不解,她把车子撑起放稳,和我说起话来。原来,北大校园里有100多只流浪猫,未名湖边的山上有,燕园里更多。这些猫有从外面潜入的,更多的是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丢下的。大姐告诉我,有的学生进了大学,因为孤独,喜欢上了小猫,把小猫咪宠成了小宝贝。话题自然就引向了小猫之外。原来,大姐是这里的生活老师,是从企业退休后应聘到这里来当老师的,也就是看一栋楼,服务几百甚至更多的学生。她讲到了其中的快乐和幸福,也流露出了一些担忧与困惑。比如大一学生怎么度过适应期,大四学生怎么处理男女恋情等。到北大来的本是天之骄子,却也因地域、语言、性格、落差等陷入了迷茫、苦闷、抑郁。所以也有逃课、逃学退学之类的事情发生,甚至还有极端的行为出现。和学生打交道,很多学生成了亲人,甚至家长也成了朋友。却也有过被学生拳脚相加的个案。大姐讲了一些故事,虽然丝毫不影响北大在我心目中的高贵、神圣与荣耀,但面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家庭培养,我们的大学管理,不禁让人感慨唏嘘。大姐还讲到,有人做过统计,北大毕业的学生,30%留校读研读博,30%的去外校读研读博,还有30%的出国,只有10%的选择就业工作。并且出国不回的占了不小比例。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可毕竟,国家花了大价钱培养,最好的资源,培养顶尖的学生,最后却远嫁西洋,怎么样也有不舍与失落,也有遗憾与叹惜。

  说话间,天光渐暗,暮色已浓。那两盆猫粮与水已被几只猫舔食干净。猫是夜行动物,俗话就有”夜猫精”之说。猫也是畏寒动物,冬天总要在暖气管边或是专做的暖房中度过。猫显得特别乖,面对它们楚楚温驯的模样,谁都会心疼。特别还加有阴柔娇嗔,委实让人心尖发痒。难怪,大姐生活老师没当了,又当上了爱猫志愿者。她几年如一日,每天都要骑车十几里,自己掏钱买来猫粮,围着几个山头跑上十几个猫点,风雨无阻,节假不间。大姐个儿不高,脸却是像母亲一样的好看。她的谈吐,似乎也有了北大教授的博学与深刻,她的善心爱心,更是包含着博大的人文情怀。

  还有猫在等着晚餐,我便陪着大姐走向下一个点。来到我发现“伤猫”的那个地方,大姐一个急抱,迅捷而又干脆的一捋。那猫蜕了一身皮,箭一般射向深厚的夜色。大姐的动作几乎在一秒钟内完成,快得像艺术变脸。大姐告诉我,这不是猫的皮,是猫的毛。猫每年都要脱一次毛,就像蛇蜕一次皮。因为唾液粘连,灰尘和毛卷在一起,看去像是一整块的皮。要是没有大姐的一捋,那猫还会要拖着沉重难看的外衣滚爬很久,煎熬很久。

  华灯初上,大姐的眼睛漾溢无限爱意。我一转头,分明发现黑暗处忽闪着骨碌着好几双天真又怯怯的眼睛。那是猫儿们对他们的“妈妈”感恩致谢。

  大姐骑上车远去了。我望着她远去的方向,巨大的温暖涌上心头。走在北大桔黄的夜色里,我的眼睛也骨碌忽闪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