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这家企业颠覆了我对纺织厂的认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5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图为阎铭与正在科创调试设备的外国技术人员交流 黄飞虎 摄

来岳阳挂职期间,经常去各个区县调研中小型制造企业,其间所获令人惊喜,所得令人深思。

在华容县调研期间,无意中听人说起有一家名为“科创”的纺织企业,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方面堪称全球行业标杆,其创始人卢四清更是一位眼光独到,充满创新思维的企业家。要知道纺织产业可是出了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们印象中属于典型的应被“去产能”的重点对象。因此,怀揣着满腹疑虑和期待,我走进了位于华容县石伏纺织生态工业园1号的湖南科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之前,也调研过湖南另一家国有纺织企业,走进陈旧昏暗的厂房,热浪扑面而来,伴随着巨大的噪声,几百名工人忙忙碌碌,随处可见的原料和织好的成品杂乱地堆放着,跟想象中的典型夕阳企业别无二致。在跟企业老总交谈时,问及效益,免不了一阵唉声叹气,激烈的市场竟争、人工成本上升、产能过剩、资金匮乏已几乎榨干了企业利润,1600 多人的企业,

一年的销售收入还不足1个亿,为了养活这些风风雨雨跟随着企业走过几十年的个人,本应被市场淘汰的落后企业不得不苟延残喘、艰难地活着。

做过二十多年产业经济研究,并具有多年的制造企业工作经历,当我一走进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马上就感受到其惊艳之处。车间里机器隆隆运转,机台旁却几乎看不到工人在操作,聪明的大脑——各种型号的 PLC 芯片指挥着数百台世界最顶级的纺织工业设备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道工序,架设在机台上方的自动传输系统如同高速公路网络,精密地将成千上万个各类型纱绽运送到设定位置,这样的生产情景在普通纺织厂是见不到的。

智能化是自动化与数字化的有机结合,“科创”生产系统已达到高度智能化程度,人机互动功能强大,操控整个生产系统跟玩电脑游戏一样,公司管理者可以在手机上浏览整个生产流程的即时信息,实时指挥生产调度。

看遍生产车间的每个角落,每道生产工序,我不得不相信科创公司,这样一个来自我国中部地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纺织企业,已经将传统纺织行业的玩法彻底颠覆了。

“科创”公司老总卢四清,一个精干的华容本地中年汉子,给我们算了一笔细账:科创公司在业内属中等规模,拥有 5 万纱锭;由于引进了智能制造生产模式,以区区 100 多名生产性员工,完成了 5 亿元多元的年销售收入,实现利润 1亿多元,且由于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产品质量极其稳定,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等安全性隐患也能几乎降为 0;而同样锭数的传统纺纱企业,需要雇佣 1000 多名工人,年销值还不到 1 个亿,利润几乎为 0,甚至亏损;2018 年,“科创”二期项目投产后,10 万锭的生产规模,能创造 10 多个亿的年销售收入,只需雇佣不到300 名个人;同时全部实现“黑洞化”生产(车间无需照明),车间环境能达到三星级酒店标准……

在跟卢思清的深入交谈中,问及为何能先人一步,从制造主动转型为“智造”,老卢娓娓道来:他在华容纺织行业干了 30 多年,从管理国营纺织厂,到经营民办纺织企业,堪称华容纺织业发展的活化石;之前开办多年的老厂,设备落后、技术落后、工艺落后,境况一年不如一年,到 2011 年,他预感到这样苦撑下去已没有任何出路,从而打起了转型升级的主意,把老厂的机械设备全当废铁卖掉了,毅然决然地决定再创业。

老卢跑到欧洲、日本和沿海地区深入考察,去大学进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渐渐地,他的视野逐渐开阔,思路也慢慢清晰起来。是事业转型?还是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人类永远要吃饭穿衣,不可能每个企业都去生产高科技产品,也不能没有传统产业,最终老卢选择了企业转型升级创新,投入资金 2.6 亿元,选择国际最高端的纺织生产机械设备,引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磐涅重生出今天的“科创”。

钱是买不来企业长久核心竟争力的,老卢解释“科创”之所以引进行业高、精、尖设备技术,一是时不我待,二是企业能借助引进实现弯道超车,更大的目标是要抢在引进优势保持期的七、八年时间里,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充分储备企业未来核心科技竟争力。“今天是标杆,十年后是标准”,“科创”已经在自行研发多项能够进一步提升装备智能化的应用科技,目标是要打造出传统产业转型高科技智造的一个样板,并掌握行业标准的制定权及市场话语权。

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迅猛上升、产品质量不受控,已经使得我国纺织产业的比较优势丧失殆尽,近年来我国纺织产业大规模向东南亚和南亚的越南、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转移就是明证。如何有效挣脱“增长陷阱”,使得传统的纺织行业重回良性的增长之路,是摆在产学政各界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放眼望去,曾几何时,由于不具有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在纺织业发端的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二战”以后就将传统的纺织业转移到拉美、东南亚等地区,他们转而专攻纺织技术研发和机械装备制造等高端领域,获取纺织产业链的最大附加值。近几年来,随着德国“工业 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技术的成熟,纺织业的劳动力劣势已不复存在,纺织等传统产业呈现出强力回归的趋势。在欧美高技术和周边国家低劳动力成本的双重包夹下,中国的纺织业更加举步维艰。

科创公司敏锐地洞悉了这一形势,在夹缝中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纺织企业生存发展的道路。科创大胆地进行科技创新,一步到位迈入了纺织科技的最前沿。在“科创”的车间里,核心装备几乎全部由德国伍斯特和特吕茨勒、瑞士洛瓦、意大利萨维奥等顶尖纺机厂商定制,部分装备来自于具有世界水准的青岛环球等本土厂商,这样的配置,是绝大多数纺织企业望尘莫及的,堪称业内的国际标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科创公司不仅是简单地拿来,更加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实时地将国内外先进技术改进升级,有效地避免了“水土不服”问题。

科创的发展历程,其实是岳阳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转型升级的路上,突破思维的禁锢和模式的禁区,大胆创新,跟上时代的节奏,将岳阳制造提升为“岳阳智造”,是激活岳阳民营制造业,强壮产业生命力,发掘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不二选择,在一点上,“科创模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整理: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飞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