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9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平江民歌是平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精神财富,他们或在茶余饭后,或在劳动之中唱着歌谣,抒发情怀,调耍逗笑,展示智慧和才能,以此充实生活,向望美好。平江民歌于2009年2月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江民歌是一种形式简朴的民间艺术。因平江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口迁徙等因素,形成了“十里三音”的语言特色,创造了平江特有民间艺术和平江土语,保持了平江民间艺术特色的稳定性,在传统文化、乡风民俗方面遗留了一些古代的文化特征,其中的平江方言就有一些古汉语言音韵。如方言中把“江”读“冈”,“妈”读“抹”,“人”读“凝”。对人的称谓:少女称小娘,婚妇称大嫂,年老称干娘等。平江方言既不属赣语系,也不属长沙语系,语音音调大致可分为六声: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其中阴去、阳去、入声的语音音调影响着以方言演唱的平江民间音乐的调式和旋律,形成了独特风格的音调色彩,平江民歌就是用这种方言演唱的。

平江民歌称得上成千上万,十分丰富,浩若烟海。歌词内容同当地人民的生活、历史、习俗、语言密切相关,真实地反映着原生态社会生活。艺术形式简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旋律优美,流利畅达,节奏明快。大致可分为:民歌类、仪式歌(习俗陈规)类、情歌类、山歌类、儿歌类、革命歌谣类。这些歌谣是平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代劳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正是在这种深厚的文化土壤里,平江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作家和艺术家,如向恺然、李元度、李六如、周令钊、彭见明、吴傲军等。

革命战争年代,彭德怀元帅领导的平江起义在此爆发,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孕育了脍炙人口的红色歌谣,20多万革命志士高唱着红色歌谣,前仆后继,英勇献身,涌现出了一大批共和国将军,如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原中共政治局委员苏振华等共56位将军,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平江民歌始终流传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它激励着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使平江这块古老土地上的百万老区人民摆脱贫困,逐渐走上富裕美好的生活道路。

平江民歌在平江的发展史和人民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现象的冲击,传统的民间歌谣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一个个满腹民歌且唱技高超的民间老艺人逐渐谢世,一代代年轻人不断涌出平江山外发展创业,尤其一部分年轻人崇尚现代流行的音乐,民歌明显没有了热心的继承人,正在日渐消亡。

●平江花灯戏

平江花灯戏又称“平江灯戏”,形成于明末清初,系全省独特的地方剧种之一,已列入《湖南省地方戏剧》丛书,2006年6月入选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江灯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精华,创新发展,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声腔体系、表演形式独树一帜,为其他兄弟剧种之少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即兴发挥表演,临台脱口独创撰成篇章;二是丑、旦的表演行当组合独特,可边走边唱,载歌载舞,既能登台演出,也可不择场地围观成“戏”;三是将平江历有的渔鼓、莲花闹、送春牛、赞土地等说唱表演融入,加上道白和表演动作,用说唱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灯戏综合艺术;四是舞蹈动作丰富多样,气势磅礴、粗犷滑稽,表演独特又富有彪悍健美快乐感;五是灯戏音乐以弋阳腔演变的罗罗腔(或南罗腔)为基调,分琴腔、锣鼓腔、丝弦、弹子、清唱,乐器中采用的民间铜匠打造的云锣(又名啵锣)和低音大锣形成16度音差,对比强烈,风格独异;道白用平江方言俚语、乡情乡音,其唱腔、声调、声母、韵母都与其他汉语有明显区别,唱腔声调多、调值低,音韵仄起平收,音程跳跃变化大,悦耳动听。

平江灯戏艺人,一为科班,二为跟师,也有业余爱好,瞟学成才半途出家的,无论是科班出身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必须拜师,参师学艺,才能“乘行当”,即扮演所有传统剧目中该行当应工、兼工的全部角色。

平江灯戏在演出时除通用一般道具外,剧中所需标志性和装饰性道具,主要是扇子、草帽、手帕为主,演出条件粗陋,舞台搭在草坪、沙洲或堂屋家神牌位下,用几条长凳或箱桶做底,铺上门板或木板即成,照明用的是桐油灯,甚至是松明火,装扮也很简单,不甚讲究,小旦穿窄袖彩衣扎腰带,下着彩裤或裙,脚穿布鞋,头上梳头插花,水粉扑脸,小丑一般穿对襟短袖便衣、彩裤,脚穿布鞋或草鞋,脸上两腮一点红,红中一点白,倒八字眉,花鼻子,头上包巾或带草帽,道具是一把扇子,小旦扇子加手巾,流传至今。

平江灯戏的剧目、道白、声腔、音乐、表演及演出场所和演出习俗,都是承载着大量平江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它保存着丰富的传统剧目、声腔、音乐和表演艺术,是研究中国民间戏曲流变,地方剧种形成与发展的资料宝库。灯戏剧目很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传鉴,也有新编贴近时代,反映现实的剧目,因此,可以了解平江的历史演变和传统习俗,感受人们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对促进平江和周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着重要作用。

●平江皮影戏

平江皮影戏也称作影戏,自明清(可能更早尚待考证)传入平江到现在已有六七百年,流传虽广,却无文字记载,谁是平江影戏的始祖已无法考证。于2012年8月入选湖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江皮影戏班子人少,一般是三至五个人,有时甚至只有两个人也能唱。演出道具容易搬运,所有“影人”、道具、乐器装在一副箱担内,一人肩挑;舞台是用竹子架起来的,拆下后捆成一把,艺人谓之“把子”,一人肩扛;演出场地不受限制,大庙戏台、中庙下殿、小庙门前、农舍堂屋大门内外、街道两边店铺门前都可以搭台演出。这些有利因素,成就了皮影艺术遍及城乡各个角落。过去,逢年过节、佛道仙神社主福神城隍圣诞、庆寿、结婚、生子、台学、新屋落成乔迁、店铺开张、久病康复等都要唱戏,栽禾时还要唱“青苗戏”,祈求风调雨顺,免遭蝗灾。皮影艺人一年唱到头,很少停演,演出场次多,已演剧目又不能重演,艺人们就根据历史演义、传鉴传奇、民间故事、乡土轶闻不断创编新戏,丰富上演剧目。许多艺人都自诩“连唱三年不唱现咯”(“现咯”是已经演出过一回的剧目)。风格分喜剧、悲剧和正剧,演法分本戏、折子戏和连台本。

平江是山区,地域宽广又交通不便,但影戏演唱大同小异,风格基本统一。平江影戏流传剧目有两个特征:一、原创者名姓失传;二、没有文学剧本。艺人说“戏在心里”,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是历代艺人一字一句口口相传的。

平江影戏的声腔分为琴腔、唢呐腔(南江艺人叫歌腔)两大类。琴腔属于汉戏系列,源于汉戏的巴陵戏和湘剧是流行平江的大戏,过去统称“巴湘戏”。平江影戏的锣鼓经、南路、北路各种板式的唱腔过门与汉戏、巴陵戏一脉相承,经艺人口口相传,加上平江语音的区别,又不完全同于汉戏、巴陵戏。唢呐腔(歌腔)是影戏传入平江后产生的一种新腔,它与任何剧种的腔调都不相同,是平江影戏的独特风格,类似越剧清唱、湘剧高腔的形式,清唱加唢呐尾腔,但腔调韵味与湘剧高腔完全不同,唱词为上下句,每句一般七个字,结尾句用三字导入唢呐过门。

平江影戏行当角色同巴陵戏、湘剧相似,分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又有年龄划分,艺人要按行当年龄不同发音演唱。小生、正旦用假嗓,叫小嗓子;花脸用沙哑的喊叫;红净要用虎音唱;老旦语音要低而含糊又使人能听清楚。四十八本老影戏是启蒙戏,是训练基本功的戏,要背熟各种“通引”、“通白”、“铁引”、“铁白”(或叫“孤引”、“孤白”)。“引”是上场引子,“白”是定场诗,“通”是分行当通用的,“铁”(“孤”)是特定人物用的。唱词同样分为“通词”、“铁词”(或叫“孤词”),还有“水词”。“通词”是各个剧目同一场景中通用的唱词;“铁词”(“孤词”)是某一剧目特定人物、特定场景的唱词;“水词”是演出时临场编的,类似“即兴诗”。编水词要求平时积累素材,掌握韵律,临场进入角色,思维敏捷。

●幕阜武术

(幕阜拳·械·气功)

平江县境内的幕阜山,崖壁千仞,奇峰耸立,树木参天,郁郁葱葱,自古为景秀名山。幕阜拳、械、气功因流传于幕阜山一带而得名,后统称“幕阜武术”。

传说晋代丞相葛洪辞官后有一次面对深涧静坐养神,猛见崖脚下一只猛虎正注视着一个洞穴,穴中突然窜出一条巨蟒,头大如巴斗,身躯似大树,同猛虎展开了一场恶斗。猛虎的跳跃翻扑,巨蟒的蜿蜒升腾,使葛洪悟出了其中的奥秘。他经过许多时间的揣摩,将平生所练的武功与所见的龙虎相斗融为一体,创造了“龙虎争巢拳”。后来又见獐鹿落入虎口和蟒腹的惨象,进而沉思,如何才能制虎于死地的招式,又创造了棍术“幕阜丹崖棍”。他将所创造的拳术与棍术传与独角大王毛天柱,毛天柱后来传给青山道长、云天寺灵和尚、白须长老等人,白须长老传给李纪堂,对幕阜拳、械、气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李纪堂得老者传授幕阜拳、械、气功只有十八式,棍只有十六式,后经演练将金刚独臂拳与之相融合,演练成三十六式;又把金刚剪与幕阜棍融合,演练成三十二式。之后李纪堂将此拳棍传给其孙李良兴。经过李良兴的演练不断得到发展和演变。幕阜拳迄今已增到八十六式,幕阜棍增到六十四式。

1986年经过省武术协会挖掘整理后,幕阜拳棍得到广泛传授,走出了幕阜山,已流传到湖南各地,及湖北、广东、云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地,并被行家认可为是目前国内尚属罕见的拳种,极有研究价值。1990年平江县城关镇成立了幕阜山武术馆,李良兴任馆长,1991年代表省组队参加全国在井冈山举行的老革命根据地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李良兴为领队,表演幕阜拳、棍 ,受到热烈欢迎,为湖南争得了荣誉,受到省体委的嘉奖。幕阜武术(幕阜拳·械·气功)被公认是独特的武术门类。2016年5月,入选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期供稿:市文广新局非遗科 市非遗保护中心)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