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勤为本、讲诚信
六旬农妇一个菜篮子供出4个大学生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
在黄沙湾社区菜市场中,年过六十的杨三华摊子前的生意总是格外红火。这不仅因为她为人和善,做生意讲诚信,还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她的故事——她身体力行地教育子女“做人勤为本”,并依靠卖菜的收入供4个孩子都读完了大学。
起早贪黑,菜篮子供出4个大学生
昨日上午10点多,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在黄沙湾菜市场找到杨三华时,她的菜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正准备收摊回家。“她真的不容易,光靠卖菜就把4个子女养大还送上大学。”市场上的其他菜农告诉记者,杨三华十分勤劳,这些年来没有少吃苦,一年365天除了过年孩子在家的几天不去卖菜之外,其余的日子都可以看到她起早贪黑骑车卖菜的身影。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随后跟着杨三华前往其位于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附近的住处。从菜市场到她家差不多两公里的乡间小道上,由于下雨而有些泥泞。独处在林间的一栋旧房子就是杨三华的家。
刚走近杨三华的家,就可以看到她喂了很多鸡。“一共喂了40只,也是为了多增加点收入。”杨三华告诉记者,丈夫龚启明长年身体不好,患有肾炎、胃出血,光靠自己卖菜还不行,还得养些鸡来维持开销。
一进杨三华的家,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没有看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屋里到处堆的都是农副产品,菜头、胡柚、红薯等。这时,杨三华的丈夫龚启明蹒跚着走了过来。由于早些年过度操劳,加上身体不好,已是满头白发的龚启明显得特别苍老。
在交谈中,龚启明有些愧疚地说,因为自己已经不能干重活,所以现在家里的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是老伴一个人做。“以前我还可以帮忙种菜,现在种菜、选菜、洗菜、挑菜、卖菜都是她。”提到4个子女,龚启明和杨三华则有些自豪起来:“老大考的是湖南理工大学,老二是西安农业大学,老三和老四也都考上了大学。”而这些年来供孩子上学的费用,全都是靠着杨三华卖菜解决的。
人活着,就要为自己和家人勤劳
在卖菜的34年里,杨三华每天风雨无阻,凌晨3点到4点到菜园摘新鲜的菜,挑选、清洗后再挑到菜市场去卖。“以前社会治安不像现在这么好,还碰到过几次找我要钱的人。”杨三华告诉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当时虽然内心害怕,但是一想到孩子们要钱读书,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杨三华说,自己每天卖完菜回家时已经是快中午时分了,下午就是去地里打理种的那些菜。家里虽然有10亩地,但是因为丈夫身体不好,杨三华自己一个人也干不过来,有的地甚至荒了。但只要是能忙得过来,杨三华绝不让自己空闲下来。
在顾客的眼里,杨三华是一个讲求公平诚信、乐观向上的人。“以前她是挑个担子到每栋楼下喊,她从不卖烂掉的蔬菜,也从不短斤少两,所以在她有固定的菜摊后,我也是找到她的摊位只买她的菜。”市民荣女士说,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开食堂的时候,杨三华就挑担子送菜到她那里去,这么多年了,她对杨三华卖的菜始终都很放心。
而在几个儿女的眼里,杨三华也是一位好妈妈:“她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人勤为本和人穷不能志短的道理,告诫我们好日子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换来的。”现在,杨三华的4个儿女都已经各自成家,原本可以不用再这么辛苦了,但她仍要坚持自己种菜卖菜,“几个子女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现在还能动,不能给他们增添负担,并且老伴身体不好,我希望卖菜来补贴下他的医药费。”杨三华告诉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人只要活着,就一定要为自己和家人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