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陕历博在安康博物馆开展文化帮扶系列活动效果显著
作者:雷 恺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8日    责任编辑:李维坤

   《唐墓壁画与丝路文明》专题讲座和“摹绘唐朝”少儿临摹绘画大赛颁奖仪式今天(4月8日)在陕西安康博物馆举行。随后,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为安康的观众和历史文化爱好者带来了一场专业的学术讲座。这是陕历博在安康博物馆开展的文化帮扶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

  程旭从唐墓壁画分布情况、唐墓壁画内容与题材、唐墓壁画中的丝路文明三个部分展开,详细论述了唐墓壁画中所反映的礼仪、建筑、艺术等重要内容,讲授论据充分、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充分展示出唐墓壁画这一文化艺术瑰宝的重要性。

  2017年春节前夕,陕西历史博物馆践行文化帮扶"大馆带小馆"项目,向安康博物馆输送《风华再现---唐代壁画名作摹本特展》,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大受好评,群众反响热烈。与此同时安康博物馆开展了一些列的活动丰富观众观展体验,此次落下帷幕的少儿临摹大赛是拉近青少年观众与博物馆距离,深入互动,普及历史文化与艺术的有力尝试。大赛得到了安康市民的热烈关注与热情参与,共收到300余幅临摹作品,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我展示平台。

  《风华再现——唐代壁画名作摹本特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立足本馆唐代壁画特点和优势,用艺术临摹和3D信息采集技术相结合的形式,对原作进行推广和呈现的一种展览新模式,也是在市县级博物馆进行“帮扶式”巡展的首展。此次展览萃集了第一届、第二届“丝路画语——全国唐代壁画珍品临摹大赛”获奖作品和国内名家临摹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唐代壁画作品,包括仕女图、狩猎图、丽人行等35件珍品,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制作工艺,都最大程度地接近了“真迹”,再现了盛世大唐的神韵与辉煌。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四大特色藏品之一,最早入藏始自1952年西安东郊苏思勖墓壁画,随后陆续入藏数量不等的发掘品,其中尤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乾陵陪葬墓,即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所出土的壁画最具代表性,无论是壁画的等级、数量和品级都无与伦比。而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11月完成的唐代韩休墓壁画的发掘。由于壁画保护、运输的要求极高,因此临摹唐墓壁画成为了外展的最佳方式。

  本次特展及临摹大赛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安康博物馆对习近平总书记“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探索。程旭表示,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地共建博物馆,具有辐射、引领、示范与帮扶地市博物馆的义务和责任,此次临摹大赛即是践行活动之一,陕西历史博物馆自去年开始向地市博物馆输送展览后,还帮助其建立文物修复室,与其共同开展教育活动,不断使文化走向校园,走进社区,发扬民族文化。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岳阳市新增15项市级“非遗”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黄梅通讯员付旋)昨日,记者了解到,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日公布,共有15个项获评。这些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类别,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最火资讯
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外语就是比你更轻松呢?
因此,被测试者的大脑关联性差异很可能是由他们先前的语言能力差异造成的:包括母语阅读量,以及社交程度。因此,被测试者的大脑关联性差异很可能是由他们先前的语言能力差异造成的:包括母语阅读量,以及社交程度。同时针对这两种语言能力,大脑内部结构本身的关联性越强,参加浸入式学习后的语言提升就越显著。
“大英文物展”:这次试着用别人的眼光打量中国历史
其实如果动态地梳理中国早期王朝历史,我们也能发现“城市国家”的影子。如果说对于美国汉学界而言,视角的转换是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的机遇,那么对于身处中国社会的“在场者”来说,是否也需要进行这种场域的互换,“另眼”看待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呢。如何将中国的历史纳入全球历史的叙事中,在世界文明框架内理解中国文明,不仅是大英博物馆策展团队需要面对的课题,同样,也是一个抛向中国观众的谜题。
东野圭吾X伊坂幸太郎:推理小说是无限的
东野:大概每个读者对推理小说都有自己的定义吧,我觉得没有正确答案,自己觉得“这么写可以”就行了。东野:所以就像一开始说的,“推理小说是无限的。但是不管多复杂的诡计,从读者的角度看还是觉得“那个也想过了”(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