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以为,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在影响命运的众多因素中,书是最执着最真诚的伙伴,也许就是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一本书就给你洞开了一个崭新的人生窗口。
据《秘书工作》《咬文嚼字》等有关杂志与资料的记述,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采访朱德元帅。面对这位与毛泽东主席一起书写了20世纪世界最伟大传奇之一的伟人,记者既感慨万端,无限景仰,又充满了猎奇,不知道是什么魔力让他走上了如此伟大的道路。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在您一生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朱德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识字课本》!”
这个故事尽管版本众多,场合、对象、细节也不尽相同,故事的主题指向更是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识字课本》的确深深地影响了朱德元帅的一生。正是这本小小的启蒙读物开启了朱德元帅的智慧灵光,把他引上了以知识与思想改写命运之旅,让他从四川仪陇县的一个闭塞山乡里健步走向世界,一步一步地成长为改变世界的伟人。
我辈凡夫俗子,自然是无法望及伟人之项背,但的确也有那么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书不经意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家祖上也出过几个当地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在我们那个闭塞的小山乡几乎勉强可以算得上书香门第。但造化弄人,曾祖与伯祖均因书获罪,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终其一世也没有能够翻身。晚辈们自然是成了惊弓之鸟,把所有的“毒草”都付之一炬,以致我的整个小学与初中时代,除去“红”字当先的教材真是“别无长物”——再也没有接触过其它书籍了。
到了高中,恰恰碰上了以高考彻底改写生命轨迹最迅捷的时代,真可谓“朝在农门,暮入公门”,其竞争之激烈几乎已经高度的白热化。同学们自不待言,老师们也纷纷绞尽脑汁地为我们寻求突击提升的良药。其它科目还可以突击,唯有语文特别注重积累,人文功底的高度缺乏成为困扰我们这些先天不足的农村学生的难题,特别是文言文,对我这样的没有一点课外阅读积累的同学来说,更是一筹莫展。由于经济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时的教辅资料还是极其稀罕的事物,老师为尽快改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状况,不惜找关系花“重金”从县城买来了当时岳阳县教学辅导站编写的《高中文言文助读100则》翻印给我们,让我们每天熟读一则。书中收集的文段均来自文化经典,既短小精悍,难易适中,又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思想性,仿如久旱之遇甘霖,迅速激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我们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文言文积淀,提升了文言文阅读技能,还积累了很多的成语与典故。就是在这里我们知道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接触了前四史,《资治通鉴》;知道了“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管宁割席”等等等等,我甚至认为我对人生认识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飞跃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也许,希望真的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那一年的高考文言文共有42分,是恢复高考至今30多年来赋分最多比重最大的。特别幸运的是,最后一道文言文阅读题“楚人献玉,子罕弗受”的原文就与选段毫无二致,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高考自信心,不仅我们学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这个平时考试时经常“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薄弱学科也考出了80以上的高分(当时是100制),为奔赴大学之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佛教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实阅读也是如此。有时候一本小书就可以改写你的人生,开启一个崭新的生命之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本书又何尝不是一个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