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莲和老伴在收看十九大报道 谢 凌 摄
10月19日,乘着“十九大”召开的春风,走进老人的家,李春莲和83岁的老伴彭伟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大会直播盛况。52平米的房子,一厅两房,地砖一尘不染,整个屋子温暖而亮堂。简约普通的装修和整洁有序的家具,处处透着主人对房子的用心。
掰指一算,李春莲老人在春华家园安居下来快3年了。“以前住的地方亲戚朋友都不愿意来走动。”李春莲老人回忆,她在梅溪桥30平米的公租房里住了45年,那里离市场和铁路近,周边环境又臭又脏又喧闹,火车的轰鸣声、汽车的振动声、菜市场的叫卖声,各种嘈杂声音混在一起,整个晚上让人很难睡个安稳觉。加上房屋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建筑,面积小,光线阴暗,家里4口人拥挤在一起,生活十分不便,亲戚朋友很少过来落脚。
2014年,由于所居住的房子要进行危房改造,李春莲和老伴不得不搬迁出来,经过重新申请,获得了春华家园公租房小区的入住资格。
一开始,她和老伴还不太愿意搬,嫌冷水铺太远,像是乡下。在房产工作人员的带动下,两位老人决定先看看房子。从西城区到北城区,两位老人印像中的岳阳城就是南正街、东茅岭、五里牌。而如今,两旁望不到尽头的一条条宽阔马路川流不息,一幢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两位老人目不暇接连连感叹:“城区变化真是大呀!”
走进春华家园小区,眼前的景象更让两位老人惊喜:一栋栋楼房崭新整齐,干净的地面清爽无比,车辆停放井然有序,人们三五成群或健身或聊家常,不时传出的欢声笑语,让画面和谐而温馨。
李春莲老人一下就喜欢上这里。2015年元旦前夕,老人家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公租房钥匙,迎来了乔迁之喜。虽然面积只有52平方米,却是“五脏俱全”,房间方正明亮,厨房、卫生间、阳台齐全,门、窗、水、电、气等设施免费安装,贴好的地砖格外平整,墙壁粉刷一新,还有1260元的政府装修补贴,老人只需拎包入住,省心省力省时。
“那年春节是我一生中过得最高兴的春节,我心里从来没有那么亮堂过。”对于这个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晚年拥有了一套理想的住房,结束原来“蜗居”生活,搬进公租房实现新的“安居梦”,儿孙满堂,生活盼头足,李春莲老人认为,这是她晚年生活迎来的“天大的福分”。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