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我的乡亲文化脸谱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7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卢宗仁

2017年,有一个词组嵌入了我们的脑海,那就是“新时代”;有一句话印证了我们的生活,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要拿自己的家乡作例子。

正是岁末之时,我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一本油墨馨香的书:《我爱周公塘》。这本书收集了我们村从9岁小学生到80岁老人,80多人100多篇习作。这本书的作者介绍都有一个共同的脸谱:”湖南平江周公塘人”。周公塘人突然刮起了一股文化风,刮出了一波文化热,一时间让人刮目相看。

还得从我的两个同学说起。我和卢稳根、卢练秋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我们的家在一根两百米之间的轴上,小时候总是我先出发,先喊上练秋,我们两个手拉手,再叫上卢稳根,三个人一线或三个人一排,晃荡着空空洞洞的书包,踢着石子吹着口哨去上学。放学了还是一样,三个人像一只连体盐罐似地粘在一起。在学校背书时,我和练秋争第一;数学,我和稳根争第一——倒数的;表演节目,稳根是公认的"大哥大”。我们的年龄跨三年,稳根比我大一岁,练秋比我小一岁。而辈分,练秋是“小叔”,可我们从小大到大都共用一个”佬”字,“稳佬练佬宗佬”。

不觉间,“三佬”又一起步入了中老年。2017年,周公塘的舞台上又有了两个活跃的身影。起先是卢稳根,因病从广东茂名辞工回家。治病期间,他又上窜下跳,鼓捣出一件大事来:多年打工在外,他也是见了世面的人。当他看到村里的老人们只能挤在屋檐下喝茶、聊天、发呆,大婶大姐们只能串门闲坐打哈哈,小孩子还是玩着搓泥巴、打水仗的老游戏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筹资建文化广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万难。土地变性的问题、资金的问题、少数人思想不通的问题、移围墙拆老屋的问题,一大堆的问题全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化解,村支两委支持了,村民们理解了,乡友们参与了。从端午开始到中秋之前,他和一帮热心人士同心协力,硬是赶在国庆之前,建起了一个标准较高的文化广场。我看到,稳根笑出了一排白得有些刺眼的牙齿,细看,是他黑了瘦了。在我们周公塘,都知道稳根是个牛逼轰轰的人,可这次的牛皮还真不是吹的。我虽然时常提醒他把身体看重,有时也厌烦他的啰嗦,甚至直言批评他爱说大话、说假话,可当我看到崭新的文化广场,看到乡亲们会意得意的笑容,看到稳佬嘶哑着喉咙、蓬乱着头发、邋遢着衣鞋的样子时,我真的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在广大的农村,除了党的基层组织这个坚强堡垒,还有不少的乡贤也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可能称不上脊梁,但都是缺一不可的铮铮铁骨!

再说练秋。他是恢复高考制度后,我们村里第一个考出去的中专生。1978年,他才14岁。那个年代,长岭石油化工学校,可是响当当的名字。他的聪明好学,一直是村里父母教育子女的样板。他现在福建漳州炼油厂工作。虽远隔千里,却也依然牵挂着家乡。当他了解到村里爱好写作的人不少,发表习作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岳阳的一个叫“潇湘原创文苑”的私人公众号,几乎每天都在推送周跟塘人的文章时,他便率先发出了编印周公塘第一本文学习作选集的倡议。特别是在熊庆治、卢阳兴、林舜英三位退休老师的鼎力支持下,还有卢桂良、赵光、黄慧等共同编辑,不少乡友捐资赞助,以及吕胜明、彭定华等老师的策划与指导,一本收集了20万字的《我爱周公塘》新鲜出炉了。这对于一个有500年历史的自然村落来说,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我也因此认识了村里见过没见过的,一大批才情出众的晚辈。乡情的网络连起了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甚至台湾和港澳。我为此特地写了一篇“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短文,在《湖南日报》“湘韵周刊”头条发表。

一种新生事物一旦出现,只要因势利导,乘机引领,顺势而为,就会应势而生,成为时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这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骄傲,我的家乡走在了前列,我的乡亲尝到了甜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