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入伏,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来临。日前,我市已发布首个高温橙色预警,气象台提醒,预计未来一周高温难以消退,全市普遍将出现35至37摄氏度以上高温,局部地区将达到38摄氏度。知恩堂中医专家刘建淼提醒,持续的高温天气更易引起慢性病的发作,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工作。
高温作业者 补充热量
刘建淼说,炎热天气对于必须高温作业的人员是一种考验。“要少吃高油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体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要多吃水果蔬菜。”刘建淼提醒,高温作业人员如果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症状,要警惕中暑的可能性,这时要迅速离开高温环境,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如果出现重度中暑需要紧急送至医院治疗。
外出旅游者 提前防护
现在正值暑假,不少市民准备带孩子外出旅游,刘建淼提醒市民,如果在这种天要外出旅游,出行前一定要做好相应准备。天气炎热,正是各种细菌、病毒容易孳生的季节。在出行前,最好到正规网站查询当地疾病流行现状,目前我国南方及斯里兰卡、泰国等多地登革热高发,也门霍乱疫情呈爆发态势,如前往请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注意饮食卫生,应到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馆就餐。饭前饭后、便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要洗手。出现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喝水 不要狂饮
天热身体消耗大需要多喝水,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刘建淼提醒,这种高温天口渴后一定不要“狂饮”,特别是一些冰镇饮料。可以适当补充些淡盐水或者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丢失过多,不及时补充盐分易使体内电解质比例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同时,也可适当补充一些温开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
三餐 多吃蔬果
在饮食方面,总体来说,夏日以清淡为主。一日三餐要规律,不暴饮暴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同时,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空调 最低24℃
刘建淼表示,有的人脱离高温环境后喜欢开足空调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如果过度贪凉容易引发神经系统等疾病。像年轻人在高温天气下剧烈运动,之后又贪凉,很容易热伤风。所以,越是高温天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