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门神与灯笼——我的过年记忆
作者:杜君立    来源:新浪网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3日    责任编辑:李玮哲

  在中国传统中,过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生慰藉。

  当一个人慢慢长大,岁月会冲洗掉许多回忆,但有关过年的记忆如同“最后一片叶子”,哪怕斑驳,却也总不掉落。在那个短缺的农耕时代,平常的日子都是黑白的、无声的,唯有过年是彩色的、喧闹的——有红色的春联和窗花、有震天的爆竹和锣鼓……

  

门神与灯笼——我的过年记忆


  过年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过年是安逸的、享受的、充满梦想的。过年尤其是孩子们的节日,对成年人来说,过年没有了新鲜感,也就失去了值得记忆的价值。成年以后,我对过年的印象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甚至照样早晚喝稀饭,天黑就睡觉。如果说起小时候过年,那我对过年的记忆就是劳作,从腊八一直忙到正月十五,几乎没有几日得闲——

  每年过年,别人家里都在赶年集,置办年货过大年,我们一家人都要借着年关忙生计:腊月里没日没夜地磨豆腐,到年根上全家出动卖门神,一直到大年三十;过了初五,又开始编灯笼、糊灯笼,初七以后赶集去卖,卖到十五后晌集散,才能回家吃一顿安生元宵,这算是过完了年。

  同样过年,从古至今,不同的人对过年都有不同的感受。过年是奢侈的,对穷人来说,常常连年都过不起。即使如今,虽然温饱无虞,但过年基本的团聚却成了一种奢侈。很多外出打工的成年人和他们的孩子,实质上都过不起年,买不到票,回不了家,见不到自己的家人。那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更多时候是一种无奈和安慰。

  那时候,俺爹常说:“富人过年,穷人过难。”意思是说,过年这事情,富人有富过法,穷人有穷过法;对最穷的人来说,没钱过年,反倒害怕过年,就像《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一样。有时俺爹会把这句话换成“富汉子过年,穷汉子挣钱”。中国人看重年节,平常再节俭,过年也要大大方方地花钱置办年货。这在那个前消费时代,年关无异充满巨大的商机。因此,勤快又眼活一点的穷人可以趁机从富人手里挣点辛苦钱。

  每年冬季,俺家都会因为磨豆腐熬豆浆而烧穿几口大锅。豆腐做出来放在院子里冻着,第二天天不亮,我和我爹就起来,用扁担挑着两屉豆腐,分头去周边村里“串乡”,一般不到晌午就能挑着空担回来。我那时候已经十几岁,还没有变声,童音嗓子吆喝着卖豆腐,如同小公鸡打鸣一样,经常被人笑话。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愿意去卖门神。

  

门神与灯笼——我的过年记忆


  门神

  文革时期,传统年画和乱弹一样,都被禁了。每到过年,人们都从新华书店里买新式的油印年画,家家炕上都贴着《红灯记》《龙江颂》《奇袭白虎团》等样板戏的画张。到了我上中学,乱弹开禁了,但传统年画已经绝迹了。以前被批为“封建迷信”的土地神、灶神和龙王又重新被家家户户供起来,过年贴门神成了一件大事情。国营书店里不卖门神,传统的凤翔雕版手工印刷的门神画便热销起来。

  人民公社时期户户家徒四壁,人穷得连院墙都没有。毛死后,人开始能吃饱饭了,随着人民公社完蛋,家家都筑起了院墙,装上了新漆大门。有了新大门,没有门神自然是不妥的。

  跟着一个亲戚,我去凤翔进了一批门神画,还有各种土地神、灶神、仓神、天神、龙王等神像画,然后背着书包赶集去卖。刚开始,一张版画进3分钱,卖5分,后来涨到7分进,卖一毛。卖门神的好处是分量轻,装在书包就能行,可以去比较远的地方。远一点的集市很少碰到熟人,这样就不怕人笑话。那时候我总认为摆摊卖东西是一件害臊的事情。

  年集人多,总要起很早赶去占地方,去晚了就没有好地方摆摊(摆在偏僻的地方,就卖不出几张画)。赶集要早,常常鸡叫头遍就要起来;有时去的集市远,鸡不叫就被娘从被窝拽出来,迷迷糊糊地吃点东西就上路了。那时候自行车是奢侈品,我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一家人也都不会骑自行车,多远都靠两条腿走。爬高上低,走上几十里路,最后棉鞋都踏湿了,蹲在集市上刚一小会儿,凉气就从脚心往上冒。

  门神画都是印在白纸上,需要一张张摊开,好让人们看清不同的印工和纸质,选择自己喜欢的画——这叫做请神。卖门神最怕刮风,尤其怕雨雪天。风大会吹乱摆在地上的画,集市都是土路,一会儿就会在纸上落一层厚厚的尘土。要是碰上雨雪,那几乎就没法摆摊了,满街都是泥,画沾上雨滴就会马上洇了颜色。

  那时节集市没有水泥路,如果冬里下过一场雪,一两个月地面都是湿的。为了防止地上的潮气洇了画,常常要铺上一张塑料纸。卖东西不能来回动弹,一天下来,手脚都免不了被冻伤。有时候半天没人问津,好不容易来个人“请神”,手麻脚木,连画都拿不起来。有几次因为没有占到好地方,一天下来连一块钱都卖不到,不够交工商税费的。天黑时回到家,饥寒交迫,一头扎到炕上,啥话都不想说。那时候,我常常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篇课文。

  

门神与灯笼——我的过年记忆


  灯笼

  过年少不了灯笼。

  当时传统的手工灯笼已经很少了,大多都是南方纸品工厂大批量生产的圆灯笼和折叠灯笼。我爹也试着进了一些这样的“洋灯笼”来卖,结果卖不出去,只好白送给村里的娃娃,说到底庄稼汉人不那么擅长做卖买。

  按照关中习俗,大年三十“接”先人,正月十五“送”先人,先人的坟头要挂上一只红灯笼。传统上,这种红灯笼都是手工编的,外面糊了一层红纸。编灯笼用的不是竹篾,而是高粱杆破成的篾。为了编起来更柔韧,篾一般先用水煮过,趁热来编。

  比起寒风中卖门神来,坐在热炕上编灯笼要幸福得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谝着闲话,比赛看谁编得快,炕前的炉子里咕嘟嘟煮着篾,一屋子热乎气。

  编好灯笼,再往上糊红纸。因为每个人用力不同,编得灯笼大小不一。每个灯笼用的红纸大小也不一样,红纸过大不行,过小也不行。在当时家里看来,人工不要钱,篾也不值钱,唯独红纸最金贵。一大张红纸能糊17到20个灯笼。我当时已经念到中学,先量不同灯笼的尺寸,然后计算好,一次裁出五种不同规格的红纸,一大张红纸一点儿也不浪费,最多时一大张红纸可以糊出22个灯笼。有一次我不在家,我爹只好自己裁纸,结果留下一堆没法用的红纸,不是太短就是太窄。他不得不承认:“念过书就是不一样。”

  比起编灯笼来,卖灯笼其实就很省事。一背篓灯笼,背到集市上,一会的工夫就卖完了。一只灯笼卖5分钱,后来几年涨到一毛钱。有一年元宵节,俺爹坐在炕上算账,十天下来,卖灯笼总共挣了120多元。在我想象中,那可是一笔巨款。我趁机要了5元的学费。因为这120元中有我的贡献,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向俺爹要学费而不会被骂。

  

门神与灯笼——我的过年记忆


  故乡

  从七八岁记事起,每年过年都这样,不是磨豆腐卖门神,就是编灯笼卖灯笼。那年我考上中专,寒假回家要坐几天几夜火车。一到家,就换上棉袄磨豆腐。村里人见我卖豆腐回来,就笑话我说:“吃上商品粮了,咋还卖豆腐哩?!”确实,村里其他几个考上学的人,每天都西装皮鞋偏分头,在村口晃来晃去地显摆呢。

  在外地上学远比中学时花钱多,即使过年时全家人忙得不分昼夜,最后还是凑不够我下一学期的生活费,这让我离家的一路上心里都非常难过。

  俺爹那一代人从大饥荒中侥幸逃生,后来大半辈子被禁锢在人民公社下的生产队,跟奴隶囚徒没有多大的区别,一年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到年底一算账,还欠公家的钱粮。暴力与贫穷是一对孪生子。生产队里弱肉强食,批斗械斗暴力几乎是家常便饭,俺爹脾气不好,家暴多,唯独每年过年,他都一脸和气,对谁都笑嘻嘻的,也爱讲笑话。所以过年也是个难得的太平日子。

  后来父亲去世,兄弟姊妹长大各自成家,我一个人流落远方,过年时匆匆打个来回,家变成了老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情景就再也没有了。

  有一年我娘腊月扫舍,在箱子底找到了十几张陈年的门神灶神,我看见就要走了,权当留个念想。现在老家过年,年画都是激光彩印的财神像,油光瓦亮,就连门神也改为现代油印了,传统手工雕版印刷的门神很少见卖;偶尔见到,一般也都是印在宣纸上,装在镜框里,俨然变成了猎奇收藏的旅游纪念品。

  如今十五去上坟,坟头的红灯笼都变成工业生产的大红灯笼。那种老式“鬼灯”已经很少有人做了。我娘每年还是会自己编了几个灯笼,只是送给邻居和亲戚自用罢了。

  

门神与灯笼——我的过年记忆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正达公葛椿年老将军暨夫人葛母陈湘如娭毑传略并赞
1950年9月至1951年7月,在新疆军区医院附校任副校长,1951年9月至1952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童医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院联办的进修班学习。1971年9月至1973年5月,年伯与伯母双调贵阳医学院(贵州)。
最火资讯
从“妖气”到“伏妖”,徐克失去革命性了吗?
总体上来说,《蝶变》超出了过去武侠叙事中强调的“功名”与“复仇”的逻辑,通过美好女性形象的消逝反过来凸显暴力政治的可怕,并以一个具有高超智慧的江湖知识人方红叶的视角俯瞰整个杀戮的江湖,展开属于他自己的叙事。基于这样的性情呈现逻辑,相比起张彻,徐克电影中时刻彰显的与其说是暴力的崇高与壮美,不如说是对男性身体所承载的暴力机制本身的批判。在徐克这里,除了女性角色通常承担核心叙事功能之外,“女性”本身也成为了电影试图彰显和探讨的美学品质。
对越还击战越军参战的是地方部队和民军吗?
除步兵师外,尚有生产师训练师和岛屿守备师,没有地方师这一说法.地方部队最高建制级别为省军事部下辖的独立团,县有独立营。20-50公里纵深范围内,为机动主力部队---步兵师,其任务是紧急驰援一线并实施机动防御和进攻作战。
日久弥新的感动
总之,这句话以其特殊的形式和内涵深深打动了,以其异常华丽的色彩和哲理深度永远烙在了我心里,成了我人生接受的第一个“哲理”,第一句“名言”。1978年春节,我初中到了最后一学期,在我看来也是我人生求知途中的最后一站。在乡下,大人和孩子间平时交流其实很少,在我印象中,这是父亲第一次找我聊天,时间是这年春节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就开学了,我要去读初中的最后一学期书——可能也是我一生的最后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