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诗词大会”的火爆是弥合文化裂痕的“寻父行为”
作者: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5日    责任编辑:李玮哲

  


  冠军的获得者00后的武亦姝

  刚刚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无疑是这个节日档的最大赢家,观众们打开电视,跳过了众多的明星真人秀与荧屏热剧,锁定了这档乍看之下似乎阳春白雪的小众节目。收官战播出的收视率更是排在了实时的第一位,将一众热剧都甩在了后面。节目结束,但热度仍在发酵,其中冠军的获得者00后的武亦姝更是“圈粉”无数。

  这档节目被观众称为综艺中的“清流”,在网络上搜索“诗词大会”,弹出的热门搜索结果,显示的是“中国诗词大会带动诗词热潮”、“中国诗词大会传承中华文脉”式的“文脉正统”,这股“诗词热”背后或许是我们正面对的文化现实。文化崇拜是大众文化中涌动的一股暗流,科教频道的一系列知识型节目作为媒介,终将这浪热潮浮出了地表、呈现在我们面前。

  网络时代语言增殖,大词小用、流行语从蹿红到被用烂的生命周期极短。从“友谊的小船”到“洪荒之力”再到“蓝瘦香菇”,再到靠表情包聊天、斗图,诚然这背后必定有着消费时代的共谋,但也在提醒着我们“词难达意”的现实窘境。

  而诗词则是一个很特别的载体,有着“把世界的真相夹藏在知识的缝隙中代代相传”的蕴藉与婉转,同时具有中国古典文化表情达意的诗意与浪漫。意境的或开阔或婉约或奔放,形式的或整齐或回环或佶聱,语言的或典雅或平直或简洁,对于国人来说都有着“点铁成金”式的表达效果。“诗意的生活”也从来都是人们心中那传统的情结。“诗和远方”,作为一剂安慰剂,润滑的是现实生活的艰辛。还记得微博上,“我有一壶酒”的联句接龙吗?一句诗,可以联结起各地人们“足以慰风尘”的创作热情与千万转发互动。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网友对自己没文化的自嘲:看到彩虹只会说,“啊彩虹”,与他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比,用表达上的差异指称文化上的差距。无独有偶,表达失恋,“蓝瘦香菇”与“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两相对比,而后者也被认为是更为高级的一种。

  所以,在大众的视野中,诗词是传统文化的合格“代言人”,自然也就成为了这场文化崇拜浪潮的“靶心”。对于当代人来说,尤其是网络时代的一代人,技术的极大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传统的化身——诗词本身就带有一层滤镜,或者说诗词的使用“是一种全方位跨次元PS”。

  但也应注意到的是,当传统文化被具象为“诗词、成语、汉字”等材料时,便容易将“文化”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被置换为简单的记诵技巧。当科普性的节目被过分捧为“文化圭臬”时,关于文化的崇拜也正是文化主体性的丧失。

  


  节目从舞台到程序设置的设计,都稳稳落在节目的定位上——“传统”,呈现出来的就是古风水墨的效果。尤其是根据沙画猜诗句一环,将古代诗词中的“意境”审美一说,做到了“意境浑融”,在视觉的呈现上也更为直观。

  如果做一份诗词大会中主持人与嘉宾发言高频词汇的整理,“中国”“文化”“古典”“博大”定然高居榜首。中国的—世界的,这是一对熟悉的对举,即便“世界的”没有被提出,但世界(西方),都是讨论文化不言自明的重要参数。

  自“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以来,随着中国的全球化介入程度越来越深,“中国文化符号”的生产便成了为我们赢得世界的策略之一,同时也使得中国在世界的谱系中通过这些“中国符号”来反身定义了自己。比如节目中的棋、琴、长枪短剑、书法剑术、水墨竹林、曲水流觞。

  消费主义高度依赖文化工业,通过文化符号的生产,则是在一个去政治化的、消费主义盛行的经济年代里,在某种意义上召回这个时代匮乏的意义和理想。作为怀旧的文化潮流近些年颇为盛行,而“子一代”的乡愁与寻根也夹杂其中,在“历史终结”的今天,扁平化的去政治化的现实,“寻父”上溯到对接古典文化,是弥合这一文化裂痕的想象性解决方式。这一点在节目的宗旨“寻文化基因”上便可见一斑。对中国文化——历史经典话语的复归与追寻,在想象中满足当下人们不同的需求——生活方式、附庸风雅、做人处事、民族认同、文化素养等等各方面的诉求。

  文化的寻根,一方面是华夏文明的连续性与合法性的自我证明,另一方面,“泱泱大国”/“文明古国”的标签显然能在世界之林中迅速的找到中国的位置和排位上的优势,当然其中也不乏官方对于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的建构。

  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节目要做的则是将古典文化大众化。节目在程序上的种种设置,从词库来看,多数考题来自于课本中必背的名篇、我们熟悉的佳句,百人团中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岗位职业人群的涵盖,外籍华人与留学生的参赛,都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大众”参与,同时吸引更多观众。

  但也有一个隐忧,《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刚刚收官,那么继续举办下去就会面对一个困境:增加难度可能要面对流失部分观众的风险,若维持现状,那么竞技与闯关节目的“游戏快感”与“观赏性”势必将受损。或许这也正是文化科普类、传播知识型媒体共同面临的矛盾:有趣味的常识型知识总归有限。

  这一系列节目,从汉字听写大会到成语大会再到诗词大会,中国语言文字的广度不断延伸到大众视野中,传统文化的璀璨和精深如同光谱一般在我们面前展开。但深度的挖掘或许是我们下一步更需去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传统文化被民族主义所绑架。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正达公葛椿年老将军暨夫人葛母陈湘如娭毑传略并赞
1950年9月至1951年7月,在新疆军区医院附校任副校长,1951年9月至1952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童医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院联办的进修班学习。1971年9月至1973年5月,年伯与伯母双调贵阳医学院(贵州)。
最火资讯
从“妖气”到“伏妖”,徐克失去革命性了吗?
总体上来说,《蝶变》超出了过去武侠叙事中强调的“功名”与“复仇”的逻辑,通过美好女性形象的消逝反过来凸显暴力政治的可怕,并以一个具有高超智慧的江湖知识人方红叶的视角俯瞰整个杀戮的江湖,展开属于他自己的叙事。基于这样的性情呈现逻辑,相比起张彻,徐克电影中时刻彰显的与其说是暴力的崇高与壮美,不如说是对男性身体所承载的暴力机制本身的批判。在徐克这里,除了女性角色通常承担核心叙事功能之外,“女性”本身也成为了电影试图彰显和探讨的美学品质。
对越还击战越军参战的是地方部队和民军吗?
除步兵师外,尚有生产师训练师和岛屿守备师,没有地方师这一说法.地方部队最高建制级别为省军事部下辖的独立团,县有独立营。20-50公里纵深范围内,为机动主力部队---步兵师,其任务是紧急驰援一线并实施机动防御和进攻作战。
日久弥新的感动
总之,这句话以其特殊的形式和内涵深深打动了,以其异常华丽的色彩和哲理深度永远烙在了我心里,成了我人生接受的第一个“哲理”,第一句“名言”。1978年春节,我初中到了最后一学期,在我看来也是我人生求知途中的最后一站。在乡下,大人和孩子间平时交流其实很少,在我印象中,这是父亲第一次找我聊天,时间是这年春节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就开学了,我要去读初中的最后一学期书——可能也是我一生的最后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