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岳州关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0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州关北立面▲岳州关附属建筑与关房
  的位置关系
  城陵矶三江口东边的一座小山包上,耸立着一栋西式结构建筑,它就是1899年建造的岳州关中的“上洋关”,也是当年建筑的三栋关房中唯一幸存的一栋。2013年3月,岳州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8年,岳阳被清政府批准为首批“自开商埠”通商口岸,关房设城陵矶靠近三江口处。关房建设由税务司负责承造,具体建筑物有洋关公事房、税务司公馆、理船厅公馆、验货人及扦子手住所、海关验货码头及验货座船等。关房由英国在上海的一家打样间设计。施工由英国工程师指挥,水泥等建筑材料由国外运来,砖则采用本地传统的火砖。关房最后完工约在1902年初,分上、中、下三座关房,岳阳人俗称上、中、下洋关。上洋关为税务司住所,中洋关为办公场所,下洋关为验货缴税场所,以中洋关离江最近。
  关房外形为二层券廊西式建筑,为砖、木和石材混合结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上下两层各有大小房间数间,四通八达,占地面积415平方米。为青砖墙体,青瓦屋面,一楼地板和二楼地板为木质构架,有架空层。二楼楼筋均为木质,呈四方形;一楼楼筋亦为木质,呈圆形;四周眠墙与内房眠墙均为砖砌成;屋顶檩子均为粗大木材构成,整个屋顶铺有木质檩子。正大门建有石级台阶,台阶由四个踏步构成,结构严谨;自正大门通道至二楼建有斜形木质楼梯,外侧设有高木质护栏,设计精美,上下层正中分别建有宽大通道。两层回廊均为西式券门配以砖砌方柱;左右两边房中都砌有壁炉通屋顶专用烟囱;门窗高大,并大量使用玻璃,以利通风和采光;上下两层木楼板、木楼梯及地下架空层的使用,可解决防潮;两层天花板均采用泥木条抹灰;木屋架用材硕大,与我国传统屋架不同,屋面类似我国的四坡顶,但屋面陡峻,极具西洋风格。中下两座洋关已于1992年城陵矶港扩建货场时拆毁。岳州关设立后,本是“自主开埠”,却选择美国人士马士充任岳州关首任税务司。
  岳州关开关后,在城陵矶、岳州城西门、观音洲三处设置分卡,征收税款。海关巡江事务处还配有蒸汽巡逻艇三艘,负责上至宜昌、下至汉口航线之勘测以及航标的设置。城陵矶镇原属巴陵、临湘两县分界管辖,为适应开埠和设关需要,清政府将临湘县界划至城陵矶以北。并在城陵矶设立华民保障区,修建分界围墙,建造一城门,门前竖立“海关界碑”。
  岳州开埠,是晚清中国自开商埠的先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影响深远。岳州等三埠开放后,至民国期间,中国又先后开放36处通商口岸,全部是“自开商埠”,主权我操。取代条约口岸,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从事通商贸易的主要形式。同时,岳州开埠促进了岳阳近代城市功能的转变。岳州由一个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功能的农业城市,开始向以经济功能为主的近代城市转型。从1900年至1939年,经过岳州海关的贸易总值为44629亿元(旧币),其中进口10981.8亿元,出口33647.4亿元,课税项目十种,税收总额532万关平两。
  岳州海关本是中国自主开埠,聘任外籍税务司后,其在海关内修建租界,严重侵犯中国主权。1927年4月上旬,长沙工会领导长沙人民收回长沙海关。消息传到岳阳,岳阳县总工会于10日晨动员数万市民,分水陆两路赶赴城陵矶,包围海关,迫使海关税务司交出关印、税款、账目和文卷,收回了海关。1930年7月2日,彭德怀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攻占城陵矶,占领海关,并对海关人员给以严正警告与教育,海关税务司与主要关员遂迁往武汉办公,抗日战争前西迁常德,1942年岳州海关正式裁撤。
  (本期供稿:市文广新局文物科)


相关阅读